英国保险法上人身保险利益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利益原则自从1745年海上保险法入法以来,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保险基本原则之一。正如其诞生背景以及立法者的初衷,保险利益原则为防止赌博、防范道德风险之目的,无论从海上保险到陆上保险,还是从财产保险到人身保险,均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各国对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少有争议;而在人身保险中,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有的国家彻底废除了保险利益要求,如澳大利亚;有的国家规定保险利益的同时,以“同意”原则为例外或补充规定,如中国;还有的国家则始终坚持保险利益原则,通过法律改革的方式,摒弃陈旧过时的保险利益规则,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对保险利益原则的诟病,英国是第三类的典型代表。自2006年开始对保险法进行深彻地改革,英国先后出台了《2012消费者(披露与陈述)法》和《2015年保险法》,与此同时对保险利益的审查也在同步进行。2016年法律委员会发布了《保险利益法案》征求意见稿,并在2018年发布了更新的、仅适用于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法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该保险利益法案既包括对传统人身保险利益规则的重新审查,也涉及对未婚同居者、信托管理人、团体保险等保险利益的确认。本文主要立足于英国保险法改革的契机,以人身保险利益为重点,梳理近三百年来人身保险利益原则从确立、发展到改革的历程,评析2018《保险利益法案》草案的重点内容,最后分析本次保险利益改革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破除行政性垄断这一市场顽疾而推出的针对各类政策措施的一项事前审查机制。该项制度的良好运行,有助于弥补《反垄断法》针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不足,形成事先审查与事后规制结合的制度合力。但遗憾的是,目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定位仍不明确,其法律位阶过低导致了“文件管文件”的尴尬境地,与《反垄断法》之间关系不明又使得其权威性不足。正所谓“名不顺则言不顺”,因此有必要推动
学位
“三权分置”政策的推行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性。新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土地经营权入股兼具正当性和合法性。然而,由于农地具有社会性价值,承担着事实上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社会稳定功能,需要对农民股东权益进行倾斜性保护,这导致土地经营权入股与公司责任财产独立性、资本多数决原则等产生冲突,形成了诸多法律困境。  其一,“确权确地”的土地确权方式阻碍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二,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原告主张被告返还借款,应证明借贷合意和款项交付。一般情况下,由借条、借据等借款凭证证明借贷合意,汇款单等转账凭证证明借款交付。但笔者通过实务观测后发现,在民间借贷案件中,由于社会人情因素的影响,原告只有转账凭证而没有欠条、借条、借据之类债权凭证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对法官认定借款事实的存在与否带来极大困难。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以民间借贷案件中的借贷合意证明作为议题。首先整合相关
本文主要围绕电商平台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形态这一问题展开,通过对理论上对电商平台共同侵权或有责任形态的讨论,以及现有司法裁判结果的分析,得出按份责任应是电商平台最应的承担责任的责任形态。从理论上,按份责任对于连带责任而言,避免将安全保障义务人置于与直接侵权人同一责任层级,不会过重苛责电商平台;对于不真正连带责任,责任方之间不存在不合理的求偿关系;相较于补充责任,责任方之间没有求偿的顺序关
学位
民诉法解释第247条、第248条自实施以来,关于如何判定后诉构成对前诉的重复起诉,司法解释确立的标准与司法实践中的判定方式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分不清“一事不再理”的法律原则与民诉法解释第247条的关系;分不清法律关系与诉讼标的关系;模糊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对于后诉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中的“实质上”的理解存在问题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司法审判实务对于“诉讼标的”、“
见义勇为处于立法与道德的模糊地带,近年来广受学界和实务界关注。我国目前的全国性法律文件中尚无对“见义勇为”的系统规定,仅在《民法总则》第183条、《侵权责任法》第23条中对“见义勇为”进行了抽象概括。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见义勇为的概念界定也截然不同,以致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位始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学界对见义勇为的诸多基本问题同样存在较大争议。而在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
近年来,区块链被视为可能引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颠覆式创新,区块链技术和相关应用引起多个行业的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延伸到多个领域,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成为热点,而证券行业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本文以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发行领域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区块链技术下证券发行给法律监管带来的问题,梳理出区块链技术下证券发行带来的变化及引发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相关法律监管建议。  本文共分为5章
学位
眼下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交通方面便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掌握好这项技术既可以在安全上减少因疲劳、酒驾等原因产生的人祸,也可以减少在驾驶方面所需要亲力亲为的时间,但是这一新生事物所具有的自主无人性、学习性等特征也对现行法律适用的问题上带来了挑战。  对此本文以自动驾驶中智能水平较高、无需人类进行干预的无人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百度公司研发的无人车Apollo的基本原理与法律
包商银行因信用危机被宣布接管,此次接管是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实践的典型案例,该案例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敲响了警钟,为学者研究银行接管法律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完善我国的银行接管法律提供了方向。  本文主要聚焦我国商业银行接管理念及制度存在的问题,从银行接管理论入手,借鉴国外的银行接管法律,然后以我国发生的银行接管案例为例,分析我国银行接管制度存在的问题,落脚点在于构建我国市场化导向的银行接
利用资金优势操纵证券市场是操纵行为中最常见和基础的手段之一。资金作为证券市场构成和运行的基础性要素,会向普通投资者传达出最直接的证券交易价量信号,在操纵过程中容易对市场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在打击资金型操纵时还需考虑到对整体交易环境与活力的影响。同时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型操纵可以演变出多种手段,给认定上带来了很大压力。所以本文试图研究其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修正其构成要件,并就其认定标准中存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