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研究目的:在活体肝脏移植(LDLT)中,“小肝综合征”(SFSG syndrom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其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门静脉高压以及移植物体积和受体之间的不匹配。在LDLT的早期,后续发生的凋亡、坏死、增生以及再生等细胞进程相关的分子事件具有其特定的蛋白表达模式。方法:本课题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PAGE)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技术构建了小体积肝脏移植物(SFSGs)在移植的早期阶段(缺血1h,再灌注后2h、6h、24h、48h)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接下来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对差异蛋白表达谱中的部分差异蛋白的定量结果以及组织定位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进一步又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luster3.0和Pathway Studio 5.0对上述的差异蛋白进行聚类等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挑选了Prdx5作为靶蛋白,通过腺病毒载体建立了Prdx5超表达的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Prdx5在小体积肝移植中的作用。结果:2-DE的结果中一共发现了384个差异蛋白点,通过MALDI-TOF/TOF鉴定出了其中的314个差异蛋白点,一共对应于259个差异蛋白。聚类分析将这314个差异蛋白点分成6种表达模式,而Pathway Studio的生物信息学发现了每一种表达模式的蛋白相关的特定细胞进程,这些细胞进程主要是:增生、再生、凋亡、坏死、氧化应激、急性期反应以及细胞存活等。同时本课题发现Prdx5超表达后可以减弱SFSGs的损伤提高受体的存活率。结论: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本课题建立了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早期功能性的差异蛋白表达谱,部分地揭示了SFSGs损伤潜在的分子机制,并为将来进一步寻找干预SFSGs损伤的靶点提供了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