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U的快速三维人脸重建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如何重建真实人脸3D模型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三维重建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人脸三维模型作为一个重要的“数据”,被应用于许多行业。同时,随着计算机视觉要处理的数据量的不断增大,以及相应处理算法对并行性的要求,传统的串行处理器(如CPU)日益“举步艰难”。图像处理器(Graphic Process Unit,GPU)不同于CPU,其设计的目的就是针对于高效处理大规模并行计算。当前,对于设计良好的并行算法,GPU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CPU的20倍以上。本文从计算机视觉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GPU的快速三维人脸重建系统。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作为下位机的人脸采集平台和作为上位机的算法实现平台。人脸采集平台由主体架构、采集单元、补光单元以及同步单元组成,用于采集高质量的人脸图像。算法实现平台采用CPU+GPU配置,满足逻辑控制的同时实现算法加速。为了能够快速地重建人脸三维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PU实现的局部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使用归一化互相关作为特征点相似性的度量准则,并使用三个约束项检验视差的有效性。为了克服局部立体匹配会生成稀疏视差图的缺点,同时也为了提升立体匹配的速度,本文建立4层的立体图像对金字塔,并采用一种逐层的迭代式精细化方法来优化每一层生成的视差图,最终获得稠密的视差图。本文在GPU上实现了该算法,经实验测试,对比在CPU(使用了4线程的实现)的表现,算法在GPU上获得了至少50的加速比。本文同样研究和分析了所提出系统的采集单元在应用场景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一种用于人脸三维成像的在线标定算法。算法使用离线标定的结果作为先验知识,以“最小化重矫正误差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离线标定的结果”为准则,对立体摄像机对实现在线标定,更新标定参数。针对人脸皮肤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地提取可靠匹配点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在线标定方法在较小镜头位移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对于那些能使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基准尺度产生较大改变的情况(如,摄像机间距或角度的改变等),仍然需要重新使用离线标定方法来获取新的摄像机数学模型。
其他文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而集成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优越性,已成为新一代SOFC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对SOFC多孔支撑结构阳极内反应气的化学和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物理、数学模型,流体输运及化学反应采用层流有限速率模型,然后对求解区域和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源项线性化处理,迭代求解控制方程。分析了温度、压力、水蒸汽与甲烷摩尔比
近几年来电力事业迅猛发展,百万千瓦特大火电机组的建造和燃用煤种的多变使得旋流燃烧器的优势得以体现。在我国,旋流燃烧器电站锅炉比例较小,技术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我们对
社工A问:我是一名一线社工,近期遇到一个校园欺凌的个案,案主是一名初一学生,曾因作业问题引起同学不满而遭受同学多次欺凌.现在,案主又因误会得罪了校内另一名学生,在校内外
期刊
提高燃气轮机进口初温是提高燃气轮机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应地对叶片承受高温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叶片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对有效地保护叶片指导燃气轮机设计有着
这天,日已偏西.梅子听到婆婆一声声干咳,硬着头皮打了水,提了尿桶进去.还没掀被子,就闻到一股恶臭.她连忙推开窗子,一边干呕,一边抽出婆婆屁股底下湿漉漉的垫子.一阵冷风扑进
期刊
气体燃料发电机组作为小容量动力电源或备用电源在利用代用燃料和环保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气体燃料发电机组的扩容以及备用等需求,多台发电机组的并机运行是气体燃料发电机组在应用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沼气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发设计两台发电机组并机运行的并机控制器。本文分析了发电机组并机运行的特点及要求,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并机方案,设计开发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的准同步自动并机方案,并对并机
汽轮机的变工况研究,对于确定机组变工况后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汽轮机所有变工况中,以临界工况变为亚临界工况(或相反)的变工况最为复杂。研究机组何时由临界工
配气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实现换气过程,根据气缸的工作次序,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以保证气缸吸入新鲜空气和排除废气。配气机构性能的好坏,其结构是否合
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fifth generation networks worldwide, research into sixth generation (6G) networks has been launched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high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