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早期戏剧观探析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是田汉创作势头最为旺盛的时期,他具有开放型的文化心态,对文艺思潮的多元吸纳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尝试均体现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开创初期的探索精神。因此,田汉早期戏剧最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故而对田汉早期戏剧观的明确辨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田汉早期戏剧的艺术特色,从中也得以窥见30年代田汉创作转向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经由日本文坛这个中介,田汉选择了戏剧,并打出了新浪漫主义的旗号,新浪漫主义成为田汉早期戏剧创作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但田汉早期戏剧观远非新浪漫主义可以概括。新浪漫主义的艺术至上的美学追求、浪漫主义的情感关注以及骨子里所渗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田汉身上矛盾地交织着,形成田汉早期灵肉调和的戏剧艺术观。  灵肉调和的戏剧观造就了田汉早期戏剧的复杂内蕴。对新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借鉴形成了田汉早期剧作独有的现代性的审美内涵;独特的诗人气质和浪漫情怀将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笼罩了一层诗意的光环,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抒情效果;继承中国戏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为现实主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诗化现实主义的先河。  随着五四文坛新浪漫化主义的衰微以及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和运动的发展,现实主义成为主潮,田汉舍弃了创作中的浪漫倾向,彻底转向了革命现实主义。
其他文献
月亮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多的意象之一,它以其神秘、浪漫的色彩,启发着历代文人的艺术联想,在皎洁晶莹的月光身上,寄托了文人丰富的情感。“月”已逐渐成为中国
老舍的剧作就是时代的镜子,他把真实的北京城搬进了自己的话剧,用最真实的语言写出了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问候语
幽默是一切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言语行为、艺术方法等的统称。随着幽默逐步扩大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通过幽默的言谈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风度。
变频器因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粉尘、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变频器内部器件的老化、磨损等诸多原因,都可能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