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包括分别与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的昆虫病原线虫形成共生关系的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这两属细菌能产生丰富多样的抗菌物质,在农业和医药等领域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本研究首先以荔枝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Glorosprium musa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黄萎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为对象,对31株致病杆菌和11株发光杆菌的抗菌活性进行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共生细菌的抗菌活性是多样的,致病杆菌对所测定的7种真菌的抗菌活性总体上比发光杆菌强。
然后再选取对荔枝酸腐病菌和荔枝炭疽病菌这两种广东地区危害严重的病原真菌有较强抗菌作用的部分共生细菌菌株,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和比较了这些菌株的抗菌活性,筛选出对荔枝酸腐病菌和荔枝炭疽病菌都有较强抑菌活性的YNd278和YNd37等菌株,其中对荔枝酸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YNd37,在稀释20倍下相对抑制率达到81.8%,对荔枝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是YNd278,其在稀释40倍下,抑制率为49.1%。YNd278、K77、YNb112和YNd37的无菌滤液抑制荔枝酸腐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64.57mL/L、59.05mL/L、248.31mL/L和40.48mL/L;抑制荔枝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26.03mL/L、42.46mL/L、85.11mL/L和33.39mL/L。
设计正交试验,对所选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的最优产出条件进行摸索,结果表明,培养基在抑菌物质产出上扮演最重要的角色,LB为最佳培养基。培养时间72h、温度28℃时,所选菌株代谢物产出量为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