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水平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关系着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方向和效果。社会保障水平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就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研究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国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基本构建起了一个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但在这个制度框架中仍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合理的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目前关于养老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缺少对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定量分析。目前国内尚没有对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定量分析研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保障统计标准的不完善,给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具有普适性的福利经济学数量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江苏省近年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数据的分析,运用福利经济学分析与社会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江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实际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其适度性。经过测算得出目前江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尚处于“低度”水平,“低度”的原因有以下四点: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非同步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薄弱,支付水平低;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低、支柱单一;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社会养老保险实际覆盖面低。并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基金筹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平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