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沿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沿海城市一直是经济较发达区域,它集中了港口、工业、物流、养殖和休闲旅游等海洋产业。众多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沿海城市的滨海区域环境系列问题相继产生。本文以城市滨海旅游环境为切入点,研究如何科学衡量沿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实现滨海旅游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截止到目前的各类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算法,提出以经济学利润最大化为理论基础、结合模糊数学算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为证明该模型的可信度,建立城市旅游环境评价模型和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模型,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估结果作相关性分析。 论文选择北方滨海旅游城市大连作实例论证,收集该市1990—2005年的城市经济、旅游和环境的相关数据,通过整理和筛选,作为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城市旅游环境评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数模的基础数据。评价结果为:该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处于“弱载”状态,2000年以后接近“最小值”。该结果与城市旅游环境评价的相关系数是0.818783,呈现正相关;与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的相关系数是0.970204,也呈现正相关,说明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有一定合理性。 用上述模型对案例城市大连市计算分析,将其结果和相关数据作学习数据,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大连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值与实际计算值平均误差是0.073713,用回归拟合方法计算的模拟值与实际计算值的平均误差是0.210087。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明显好于回归拟合预测。将预警系统的理论引入对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研究中,大连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呈现浅蓝色,属于警惕区,原因体现在现有旅游资源利用不足。该结论与案例城市旅游业现状基本相符,因该市位于中国北方,旅游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不平衡,即—年中有一半的时间资源处于闲置或接近闲置状态。利用该方法预测未来两年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针对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沿海城市旅游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沿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对案例城市评估的结果与现状基本相符,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结论比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