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特色民居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研究——以里耶镇特色民居改造工程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居为人类提供了可以居住的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建筑类型。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地区民居的风格和样式也存在差异。湘西特色民居因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而独具特色,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风民俗的宝贵实物资料。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区间交流的频繁,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被大量用于建设新民居,新建的现代民居不是水泥盒子就是瓷砖筒子,未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一些特色民居也面临年老失修,常年无人居住的困境,这些都严重破坏了村镇整体风貌。面临这样的现状,特色民居改造刻不容缓,特色民居改造的对象是已有的遭受了损坏的特色民居和改造区域内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现代民居。  本文通过对湘西民居进行实地调研,总结湘西特色民居类型、平面形式和空间特点等内容,同时体验民俗民风,深入了解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记录得到的第一手数据,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详细分析现阶段湘西民居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湘西特色民居建筑改造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总体规划层面入手,掌握大的方向和控制标准,再研究建筑单体的改造方法,建筑单体的改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内在的建筑功能改造和外在的建筑形象改造,在保留特殊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改造要充分体现湘西地域特色,对一些基础设施的改造也做了相应的研究。通过里耶镇特色民居改造案例研究成果论证了湘西特色民居建筑设计改造方法的可行性。  湘西特色民居建筑改造设计的有效方法,丰富了湘西特色民居改造研究方面的理论依据,能够着实解决湘西民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总结的成果,在满足当地需要的同时,希望在将来可以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改造工作提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以场景作为切入点,借鉴了建筑现象学、建筑人类学、环境心理学等一些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当代大学教学建筑场景的生成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认为,场景是一种
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一样,同属于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以绿、蓝等自然色调存在或出现。它所具有的清新与开阔给人轻松与愉悦。在城镇高速发展的今天,非建设用地因兼顾自
本文建立在思维心理学、创造学与建筑学的学科交叉基础之上,研究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实践,即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和建筑创造过程,属于“建筑设计方法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之“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浪潮,在“湖广-四川”这条线路上便逐渐产生了一条集信仰传播、移民通道、商业贸易、航道运输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线路。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一些室外空间环境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查,对调查资
南京明城墙是人类宝贵的建筑遗产。在南京明城墙准备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保护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与着眼点;以建筑遗产保护性利用中
在高等学校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图书馆与教师队伍、实验设备列为办好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美国《大学图
"城中村"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存在于都市之中,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城乡二元体制和特定的供求市场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城中村"已成为城市的
本文将以人文主义的观点,在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运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复合型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期寻找适合我国高校发展的设计方法.本文先从
无疑自然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类自诞生起,一直以来都遵循着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在经过了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建造技术发展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