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一些经济问题开始显现,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相当显著。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高校深造。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但是,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圆了大学梦的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在近几年的劳动力市场上,已开始出现“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矛盾现象,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身陷“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不断累积的待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已受到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为政府、高校、企业及毕业生个人解决好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成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国外研究者主要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学校、就业单位三个方面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进行了探讨;国内学者则重点从供求总量、供求结构矛盾、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自身心理及校企文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本文依据时间和逻辑顺序,对就业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提供有益指引。接着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进行概述。再从劳动力供给、需求及供需混合影响三个方面理论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并得到相关结论。紧接着以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理论分析的结论,运用SPSS19.0软件的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作验证;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就业的相关概念和经典理论;第三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高校毕业生目前存在供求总量失衡、供求缺口长期存在以及区域间供求失衡的状况;第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是理论分析部分,从劳动力供给、需求及供需混合影响三个角度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展开分析:(1)在劳动力供给影响部分,重点分析了保留工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择业要求、就业偏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2)在劳动力需求影响部分分析了社会需求的影响;(3)在劳动力供需混合影响部分,着重分析了政府就业信息传递的影响,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保留工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择业要求、就业偏好、社会需求、就业信息的传递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会产生影响,其中保留工资的影响较为特殊和关键;第五章是实证部分,选取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问卷,通过因子分析、交叉表分析、相关分析、最优尺度回归分析验证了第四章得到的结论,并由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得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程度最大的保留工资的回归方程,进一步证明了保留工资又由毕业时间、文化程度、求职预算、学习就业知识时间、是否参加实习、性别等因素影响且影响程度大小不一;第六章是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提出合理调整保留工资、加强社会经验及社会关系的积累、注重人力资本的提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心理辅导、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就业信息的宣传力度等措施解决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