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thry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其处理效率高、经济、便于管理等优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丹麦Puritek A/S公司开发了OCO污水处理装置,因其分区明确且较传统氧化沟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而在北欧地区广受欢迎。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是在氧化沟和OCO反应器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一体化反应器。该工艺集生化反应池和沉淀池于一体,污泥自动回流,固液回流装置不在沟内,对主沟的水力条件影响较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本试验采用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水力学特性研究。试验表明一体化OCO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趋于全混流,全混流的比例为84.7%。DO对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O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平均去除率都在80%以上;当好氧区DO维持在2.0mg/L左右时,体系对TN和TP的处理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2%和76%。HRT和C/N对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RT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平均去除率都在87%以上但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再减低的趋势;HRT为12h左右为反应器最适宜水力停留时间,此时COD、TN、TP均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5%、83%、79%。C/N对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不同条件下均有较好的COD去除率,基本都在80%以上;当进水C/N比为8左右时,体系整体处理效果较佳,TN和TP的去除率均值分别可达到82%和77%。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非常丰富,且不同反应区的微生物群落演替不明显,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
其他文献
<正>双螺旋桥是新加坡的一座地标性的步行桥。它是由不锈钢建造的两个朝相反方向环绕的螺旋结构所构成的一条行人步道,其设计灵感来自于DNA的螺旋状几何排列方式,体现了生命
<正>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较常采用的方法是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该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较低检出下限等优点。总铬的测定则系先将三价铬氧化,使成为六价铬离子后,再
【背景】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可强有力调控氧化和抗氧化过程,在线粒体生物学过程和氧化应激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其广泛参与各种新陈代谢通路
<正>2013年至2014年,综艺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不但形式新颖,在特殊技能上的展示也令人惊叹,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比赛的人群中,学生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14新综艺节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钢铁、汽车、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3年阿法拉伐在中国生产第一只板式换热器开始,换热器已在家用空调、多联机
针对现有多态系统中单元重要性评价的不足及维修活动关注的侧重点,综合权衡影响单元维修的风险度、对系统可靠性的贡献度及检测度,引入维修重要度(maintenance importance,MI
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为航天器的推进与控制提供可控动力,是航天器动力系统的理想选择。其中流量调节技术是变推力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变推力发动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针对某基坑开挖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坑边预留反压土可行性问题,以该工程预留反压土关键设计思路与施工技术安全经济为目标,首先对基坑开挖过程挡土结构位移土压力曲线进行分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尾气的危害日益严重,尾气中的NOx脱除已成为环境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手段考察了MoO3(010)表面NH3、 NO、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