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设施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客观需要。从2004年起,用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00亿元,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扩建的步伐,使确需寄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那么,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在布局调整后,学校设施标准化建的程度,这是笔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做此研究的动机所在。 本文是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证研究,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甘肃省民乐县四所寄宿制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用数据和事实反映我国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对样本学校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民乐地区寄宿制学校设施建设与以往相比,学校教育教学、行政办公、住宿生活等设施整体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校设施建设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学校硬件设施存在不足;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第三,学校生活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第四,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第五,没有指定寄宿制学校设施建设的标准。 在对民乐县四所寄宿制学校设施建设现状的描述比较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整体推进民乐县寄宿制学校设施建设的以下几点的对策:一是,各地制定设施建设标准;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三是,合理规划生活建设设施,保证寄宿生生活;第四,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第五,政府需加大投入,向未达标的学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