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钒回转窑内燃烧仿真与结构优化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属钒已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之一,石煤提钒是我国获得钒产品的重要途径。焙烧是石煤提钒的一个重要环节,焙烧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是回转窑。首先,对回转窑燃烧过程涉及到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包括多相流模型、湍流模型、燃烧模型、辐射换热模型,选择一套适合于描述回转窑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多相流选用颗粒输运模型,湍流选用标准k-ε模型,燃烧选用涡动能耗散模型,辐射选用P1模型。其次,通过对回转窑内的焙烧过程进行热平衡计算,得出两组煤气、空气入口速度。对窑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组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得到最适的煤气速度为4.04m/s、空气速度为3.88m/s。对直筒型回转窑进行模拟研究,得到窑内烟气温度场、流场、组分场、颗粒的运动轨迹、NO_x生成情况。结果显示,窑内温度分布呈现出燃烧区、焙烧带、预热带的规律。在距窑头1.6m、3m处温度分别为1075K、662K,与现场用热电偶在这两点测得的温度1103K、712K接近。回转窑内流场及NO_x分布趋势正确。数值模拟所得到的颗粒运动轨迹与前人的实验情况具有一致性,表明了采用CFD数值模拟可行。最后,通过改变回转窑筒体结构来研究窑内烟气温度场、NO_x生成情况、烟气流场、颗粒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扩口型筒体结构回转窑的焙烧带温度分布均匀,且焙烧带长度合适;在燃烧区域烟气流速最大,且NO_x生成量较少;颗粒在回转窑内的颗粒迹线最长,更利于石煤的焙烧。
其他文献
调查研究前期“功课”做得足、功夫下得深、基础打得牢,整个调研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n在调研工作中,有些刚“入伍”的“新手”,往往没有做好“战前”
期刊
染料的功能和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虽然目前环保染料已成为染料行业和印染行业发展的重点,但是不排除个别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或误用一些致癌性、致敏性及一些其他有害染料现
本文以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西南部相关项目拟建厂址区为研究区域,结合该地区的水文水质资料以及水文地质调查、勘查所获取的水文地质条件数据,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针对研究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铬元素在冶金、皮革、电镀、木材加工、发电等行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铬元素进入土壤环境,若是不进行及时处理,铬元素会进入其他媒介,如地下水等,给人类健康及其环境带来严
国家秘密载体不是维系人情关系的筹码.对“熟人”查看涉密载体等要求有求必应,是保密法纪观念淡薄的表现.rn“熟人文化”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有的人遇到棘手问题,首先想
期刊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沼气发酵作为一种较成熟的生物质能转化方式,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文章从湿发酵和干发酵两个方面进行了
薄刀岭像一把关老爷的刀,把世界分成了村里和村外.它可不是一道简单的山岭.薄刀岭大哟,岭接岭,山连山,几十公里的地界.那段矮墙就修筑在薄刀岭上.rn矮墙围绕着薄刀岭的山头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