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发光效率提升机制研究及ZnO/ZnMgO多量子阱发光器件研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优异的光电性能使其在短波长光电器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所制备的ZnO基发光器件仍然面临着效率低、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提高ZnO材料和器件的发光性能一直是本研究领域努力的方向。本文以此为主旨,开展以下3部分工作。1.采用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Plasma assisted Molecular Beam Epitaxy,P-MBE)技术制备ZnO、p-ZnO:Na薄膜及非极性ZnO/ZnMgO多量子阱(Multiple Quantum Wells,MQWs),在其表面溅射Pt纳米颗粒后,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谱中带边发光分别增强60、10和20倍,MQWs的内量子效率从1.8%提高至12%。低温PL等研究证实发光性能提升机制为带边发光与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 SPs)耦合增强和电子转移过程引起的缺陷能级复合向带边发光转变。2.ZnO的p型掺杂技术尚不能达到应用需求,p型层低效注入仍是导致器件发光弱、发光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ZnMgBeO四元合金的能带结构以及薄膜结构性能角度出发,分析引入微量Be对p型掺杂的辅助作用,探索获得高效稳定p型ZnO材料的新方向,为实现高效发光器件奠定基础。采用P-MBE技术制备两组不同Mg组分、不同带隙、Be组分分别为0.5%和0.7%的ZnMgO/ZnMgBeO异质结,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法测试两组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发现与相同禁带宽度的ZnMgO相比,引入微量Be可以有效地提高ZnMgO的价带顶和导带底,浅化受主能级,同时深化施主能级,更有利于获得p型。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以及PL和霍尔(Hall)效应等光电性能分析,发现Be的引入使得氧空位(Oxygen Vacancy,Vo)形成能提高,施主型缺陷Vo减少,降低施主补偿作用,有利于p型掺杂。3.多量子阱作为发光器件的有源层是获得高效发光常用方法,同时为规避p型ZnO材料性能尚不能达到应用需求这一问题,本文提出p-GaN/(ZnO/ZnMgO)多量子阱/n-ZnO的器件结构,采用P-MBE技术,以p-GaN薄膜作为衬底和空穴传输层,在其上开展器件研制工作,获得ZnO/ZnMgO多量子阱有源层器件。电流电压曲线(Current-Voltage Curves,Ⅰ-Ⅴ)表明器件有整流效应,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谱由375 nm的紫外峰和550nm左右的缺陷峰组成,说明复合发光在多量子阱层中,解决了 p-GaN/n-ZnO器件在p-GaN层复合发光的问题。可见,量子阱层有明显的载流子限制作用,有望大幅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
其他文献
基于晶体参量效应的THz波参量振荡器(TPO)能够在室温条件下输出高功率、宽带连续可调谐的THz波,特别是采用Si棱镜阵列耦合输出的TPO(Si-TPO),具有结构紧凑、输出THz波指向性
根据汽车安全性理论,结合我国有关汽车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利用材料力学知识和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分析了高床客车的车身骨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高床客车的主
我国为杜鹃花主要分布中心,而广西的杜鹃花资源种类占15%。就广西地区杜鹃种质资源做了初步调查,对大明山、猫儿山、花坪自然保护区及大瑶山等广西杜鹃花富集地进行实地考察,
<正>大悟地处大别山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矿产之乡”.县境内已探明有38个矿种,占全省109种的32%,矿种和产地蕴藏量均居全孝感市之首.根据地矿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县探明磷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螺旋藻冬季保种暨提纯复壮的主要环节刘远(江苏省大丰市宝藻厂)今天,堪称最佳营养宝库的螺旋藻,在世界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被世界医药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品”。该品含
87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4例采用高压氧、针刺及药物联合治疗(高压氧组),43例用针刺合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分别作自身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