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益蝽亚科Asopinae,益蝽属Picromerus,是一种捕食性昆虫,若虫和成虫均可以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目前关于益蝽的研究仍停留于形态学分类以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它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价值亟需评价。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评价了益蝽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价值,首先是关于温度对益蝽个体生长发育及种群的影响,其次是益蝽的捕食潜力,最后是农药对益蝽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条件下,益蝽发育历期、种群生命参数不同:在18-32℃范围内,益蝽能够完成发育,而在饲养温度到达36℃时,益蝽卵孵化率为0,不能完成发育。在18-32℃范围内,益蝽的发育速率与温度成线性正相关,益蝽从卵到成虫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模型为:Y=0.002533*X-0.03648,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394.7DD,益蝽卵到成虫地发育起点温度为14.40℃。益蝽的体重受温度影响不大,并益蝽雌成虫的体重稳定大于雄成虫的。种群生命表显示28℃益蝽种群净增殖率最高(179.50)、平均世代周期最短(57.50),在25℃下,种群净增殖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次之,分别是125.64和64.59;在32℃,益蝽内禀增长率最高,为0.0903。2、益蝽对鳞翅目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体现出明显的捕食者策略: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和小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表现为Ⅱ型方程,益蝽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大多表现为Ⅱ型方程,只有益蝽5龄若虫对甜菜夜蛾和益蝽雄成虫对斜纹夜蛾表现出Ⅲ型方程。日最大捕食量结果显示,益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差异不大,并均大于3-4龄若虫的捕食量。干扰反应模型显示,当猎物密度一定时,随着益蝽数量的增加,干扰效应逐渐增强。3、益蝽对农药的适应性研究:两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和联苯菊酯对益蝽卵孵化率没有影响;而联苯菊酯处理后的益蝽卵的孵化时间(9.091天)显著长于阿维菌素处理组(7.071天)和对照组(6.445天)。用两种药剂处理的益蝽3-5龄若虫和成虫,其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处理延长了益蝽雌成虫寿命(47.33天),增加了其产卵量(283.8粒),而联苯菊酯处理后的益蝽寿命显著缩短(19.6天),产卵量显著降低(89.00粒)。两种药剂处理后的存活的益蝽雌成虫体内的相关酶(乙酰胆碱酯酶,昆虫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昆虫羧酸酯酶)活性比对照组均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