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铜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物理性能。当物体尺寸小于光的波长时,这些具有纳米尺寸的材料容易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从而使材料在黑体辐射、生物传感器、光学探测、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很多潜在应用。因此,近些年来关于光吸收材料研究比比皆是。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光的吸收性能影响较大。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是研究材料表面的微观纳米结构及其光吸收性能,实现提高材料的光吸收效率和调控材料的光吸收效率的目的。第一部分,铜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研究。本论文先用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在氧化铝模板中沉积铜纳米线,再通过化学腐蚀方法得到露头铜纳米线阵列,然后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露头铜纳米线阵列上溅射一层铜膜,使纳米线阵列“栽种”到纳米薄膜中,最后得到长在铜膜上的铜纳米线阵列。采用XRD、SEM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铜纳米阵列,其顶端呈现出多级分叉结构。对制备出的样品制备在300-2000 nm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铜纳米线阵列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可到达较高的光吸收效率,吸收率为90%以上。第二部分,铜纳米管阵列薄膜及其光吸收性能研究。本论文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大孔径的阳极氧化铝模板孔洞的内壁上长出铜纳米管。采用XRD、SEM分析测试手段对铜纳米管阵列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不同的磁控溅射速率对铜纳米管的管壁厚度影响很大,管壁厚度能在几十个纳米到几百纳米范围内可控。另外,不同的腐蚀时间对铜纳米管形貌影响较大。对制备出的样品在300-2000nm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吸收光谱测试。结构表明,铜纳米管薄膜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光吸收效率,吸收率最高可达95%以上。综上所述,我们成功的通过纳米技术制备出具有规则阵列的纳米线或者纳米管结构,对其进行测试得到结果是它们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较宽波段范围内对光有较高的吸收,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我们制备的这种宽波段完美吸光材料有望在隐身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红外吸收材料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敖汉旗牛古吐乡的土壤和自然条件符合保护性耕作,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以大面积推广。
本文主要介绍了1YZ-1.0型洋葱整地喷药覆膜机主要工作部件中扎孔锥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种植洋葱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增强洋葱抗病、抗寒能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还可以
目的通过建立多状态Markov模型,探讨糖尿病足各状态间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98例出现糖尿病足状态转移的患者,建立多状态Markov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各因素对状态1-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环境美观也更加注重,在市政道路周边进行护坡绿化工程既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美化周围环境,又能避
【正】 贵州古州起义亦称包利起义或雍乾苗民起义,是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间(1735—1736年)爆发的一次规模空前的苗民大起义,与乾嘉时和咸同时苗民起义并称为清代苗族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