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妇女反贫困政策分析——以武陵山区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妇女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在逐渐提升,但仍然有相当大部分妇女处于贫困生活状态,性别的弱势使其较男性更容易陷入贫困。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丰富、深刻的研究,但是对妇女贫困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以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妇女为对研究对象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在研究方法上,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更倾向于定性研究。本文以定量研究为主,辅以定性研究进行补充,从更直观的层面对妇女反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依据武陵山区相关调研数据,从贫困妇女群体的政策诉求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基于已有的扶持路径与政策安排,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综合分析妇女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与运行状况。  政府针对妇女贫困制定了一系列反贫困政策,并且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是我国贫困的现实状况十分复杂,妇女的贫困状况与多种因素相关,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具有更高的精准度。现有的国家扶贫政策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社会性别运行机制,往往以“公平”的形式,忽略了妇女的特殊需求和权益。  本文首先对贫困以及妇女反贫困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与多维贫困理论,以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为研究对象,描述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的生活状态,从贫困妇女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健康、文化、权益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考察连片特困地区妇女反贫困在社会性别、生产扶持、公共参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状况,分析评估妇女反贫困政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扶贫政策的阶段性调整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城市贫困问题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显,危及社会稳定和发展,而原来单一的国家型保障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大规模需求,政府面临着资源短缺和治理危机,
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基础,通过国家颁布法令法规,社区与司法部门共同合作,对在社区服刑的罪犯实施监管、教育工作。社区矫正对于矫正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其中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公正的义务教育竞争机制与机会,真正公平地奠定其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拥有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仅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更是实现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