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可合并心脑肺血管病变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关注的多发病。目前OSAHS的治疗首选呼吸机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中医对本病并没有专方专药,但是近年来经中医界的不断探索,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存在,其疗效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循证医学强调最佳证据与医生经验及患者意愿完美结合,为临床医疗科研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文献研究及OSAHS在临床研究中西药及中医药使用情况分析三部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结合近年来西医对本病的研究,对OSAHS从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诊断及病情分度及治疗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文献综述二总结了中医古籍及现代中医文献对本病的认识,包括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文献研究目的:遵循证医学理论,采用系统评价的原则及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治疗OSAHS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严格评价,分析国内中医药治疗OSAHS存在的问题,为OSAHS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①检索策略:以中医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主题词,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数据库;查阅学术会议论文集,并人工检索有关专业杂志,鉴定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到2010年。②文献评价: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意见不同时通过与第三方协商解决;提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的评价。结果:共检索到172篇,初筛通过阅读题名、摘要后,删除重复文献85篇,与文题不符41篇,进一步精读文献,并剔除与中医药无关文献10篇;无法获取原文4篇;筛选到31篇文献。排除诊治疗体会等文献4篇,再对文献摘要或全文进行阅读,确定是否符合入选标准,筛查一致率检验,Kappa值=1,提示完全一致。最后纳入28篇,其中RCT3篇、CCT8篇、叙述性文献17篇。所获得的文献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RCT文献的jadad评分分别为3、3、3,质量等级均为C,均有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CCT文献对混杂因素鉴定不完全,均有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叙述性文献因其研究资料受偏倚、混杂等因素的干扰,同样的措施应用时能否得到相同的疗效难以确定,仅有参考价值。结论:中医药治疗OSAHS临床研究文献普遍存在方法学质量的问题,研究者对随机化的方法交待不清;未采用盲法;忽视样本量的估算及样本的纳入排除标准;对照措施选择不当,大多数研究选择其自身的疗效尚不确定的措施做为对照;对研究病例的退出、失访、随访的报道不足;中医治疗措施的安全性评价不足等。因此,严格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原则,设计出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且严格按方案去进行研究,并撰写出规范的研究报告,为中医药治疗OSAHS提供高质量、高级别的证据,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OSAHS在临床研究中西药及中医药使用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国内目前临床研究西药及中医药在OSAHS治疗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①检索策略:以中医药、西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主题词,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学术会议论文集,并人工检索有关专业杂志,鉴定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检索时限为能检索到的时间到至今。②资料分析:对病例数,疾病情况,合并症情况,治疗措施,药物名称(针灸及推拿则采集穴位名称),疗效指标及疗效;中医药文献还收集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治法。有对照组者收集对照组情况等进行分析整理。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选择、西药、中药汤剂、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及功效、辨证论治、针灸的穴位选择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中中医药应用原则进行分析,并对有无有效西药治疗本病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32篇,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OSAHS研究中,虽然对病机、治法、辨证分型、治疗时间方面均无统一标准,但对于OSAHS的认识有共识:均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为“痰湿”“气滞”“血瘀”治疗上“辨病”治疗多于“辨证”治疗,而“化痰、祛瘀兼补益”是使用最多的法则。西药治疗OSAHS研究显示没有发现任何对本病有确切疗效的西药。结论:中医临床医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应当根据中医药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结合西医认识,对病情进行分析,扬长避短、合理搭配中药汤剂、针灸、成药以及西医治疗措施,协同用药,克服中医药的局限性,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界应当在不断积累对本病治疗经验基础上,对本病的病机、治法及疗效评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统一其对该病的病机及治法的认识,建立一个统一公认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利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的规范进行,提高临床研究的设计质量。以“化痰祛瘀”为指导,设计一个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观察中医药对本病的疗效,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而目前尚未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本病有确切疗效的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