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利针疗法治疗不同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节段以腰4/5、腰5/骶1椎间隙发病率最高,临床以腰背痛、下肢放射痛为典型症状;多见于25-55岁的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80-90%的患者可经过针灸、推拿、中药、物理疗法、神经阻滞等中医或西医保守方法得到缓解,有的甚至痊愈。在保守疗法中,针灸以其简、便、廉、效的特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员利针为针灸中古九针演变而来,目前文献对于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较少,但因在临床中它以快速、有效、操作简单等优点脱颖而出,基于此,本研究以观察员利针疗法治疗不同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比较外侧型和中央型的疗效,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员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突出类型疗效相互比较(包括症状、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进一步明确临床适应症,以便临床推广应用。研究方法:1.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CT分型分为两组,外侧型组和中央型组分别35例。2.患者俯卧位,选取病变部位及上下节段腰夹脊穴、阿是穴,用75%酒精对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8x50mm的员利针,运用提插直刺傍刺法,针刺得气后不留针的方法,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3.两组患者均选用JOA、VAS、SF-36量表,并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4.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5.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员利针对治疗外侧型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但更适用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VAS和临床疗效外侧型均优于中央型(P<0.05)。3.JOA和SF-36比较结果显示,外侧型和中央型治疗均有效(P<0.05),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员利针疗法对外侧型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方面均有效;在减轻疼痛和临床疗效方面外侧型优于中央型。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多数高校都加强了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关注。就大学生而言,促进自身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养成音乐素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鉴于此,本文将
临床上常见的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DVT)多由于急性期未及时就诊、误诊,或采用非手术溶栓治疗效果差而形成,临床治疗较棘手,以往认为只能行非手术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2005-01~20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6例患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88例患者采用针刺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运用的过程。会计信息处理从最初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的推行,改变了传统财会工作
创设实验情景, 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 体验物质的转化.在自主学习单的引领下, 在问题解决的进程中, 学会内化知识建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如果把中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拼音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扎得越深,大树长得越高,枝叶越茂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语拼音就好像铸造美好人生的奠基石。所以,学生从小就要学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