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悯情怀看待起伏人生——试论白先勇笔下“贵族的没落”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先勇,他或许是我们最先认识的台湾作家了。这位出生于乱世的台湾现代小说骄子,在其将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用他精雕细刻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曲改编……让我们具体而又实在地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天地。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在台湾文学中的“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原因就在于其小说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完美性。本文以白先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之一《台北人》作为具体分析对象,选取该小说集中别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设计——表现“贵族”和“英雄”的“没落”为基本立足点来展开论述。 “没落贵族”和“末路英雄”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白先勇这一系列描写贵族没落的作品,可以说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段重要空白。而白先勇在将这群悲情“台北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之时,其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禁让读者为之动容。 本文主要选取几类典型的“台北人”形象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没落贵族”、“末路英雄”以及“失意的精神贵族”,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阐述作者的思想情感底蕴如何得到具体体现,而后再从作者个人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分析这种“悲悯情怀”是如何形成的? 白先勇小说中的“台北人”和“没落贵族”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生活当中失意人群的典型,人生命运无常,人类随时可能陷入生存的窘境,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挺起胸膛做人,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取舍,快快乐乐地活在当下。白先勇或许在他的小说中没有明确地对世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横加指点,但是他的悲悯之心、他的善解人意让小说的读者都能在品读完作品之后,感受到这位慈祥老人的一番苦心。
其他文献
卡尔维诺是一位在解构的时代进行建构的作家,他孜孜不倦地去重建知识判断的新标准,并且认真地在写作领域里践行这种新标准,始终保持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在文学隐喻的深海中,卡
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语言学,这个观点是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古代没有“语言学”这个名词就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语言学。其实,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语言问题,早期的语言学
学位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通讯控件基于VB6.0语言编写的程序,实现了计算机与多台变频器的通讯及对变频器控制和监视等功能.
本文讨论了TMS320F240串行通讯口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TMS320F240与上位机通讯的具体实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实现下位机中各种信息的实时上传,通过上位机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