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公社解体,国家体制性力量从农村收缩,为农村社会组织的生长释放出极大空间。后人民公社时代,农村实行一家一户独立耕种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村的社会结构由原来的“整体性”走向“分散性”,农村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并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农村社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一元”,在农村社会结构重构,乡村多元协同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乡村治理研究,也把对农村社会组织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给予农村社会组织极大的学术关注。 本论文以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社会组织研究为题,立足扎实的田野调查,通过对一个农村妇女社会组织22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个案深描,力求以精细化的描述反映存在于乡村宏大空间场域之中和转型广阔时间维度之上的农村社会组织的真实情况,并以此为文本展开对农村社会组织产生动因、发展转型以及与其他乡村治理主体互动机制的阐释。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对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传统、社会经济状况三个方面,对个案所在的村庄背景做一介绍,构建个案存在的中观场域。第三部分对个案—路湾村妇女互助“储金会”22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深描和阐释。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对该外生型农村社会组织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嵌入”过程、22年发展历程中三次转型的原因和成效、农村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合作治理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