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比较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手术对病人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就食管癌病人而言,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是最佳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大及恢复慢。近年来,腔镜下食管癌手术逐步得到运用,并且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的优点,患者满意度更高。本研究旨在比较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手术对病人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共56例病人完成了三切口食管癌手术。其中27例病人采用腔镜手术,余下29人则行传统开放手术。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的核心量表(QLQ-C30)及食管癌专门量表(OES-18)用于评价病人术前、术后2、4、16、24周的短期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相当,未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术后,总体状况、躯体功能、疲劳、疼痛及呼吸困难指标,两组病人显示出来统计学差异,剩余的其他指标仍未显示差异。其中,总体状况和躯体功能指标的平均得分在两组病人在术后迅速降低。腔镜组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开始恢复,在12周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开放组却直到术后4周才开始恢复,24周才见恢复至术前。术后6个月的随访数据已显示出这两组研究的统计学差别,表明腔镜组相对于开放组术后恢复快。另外,疲劳、疼痛、吞咽困难指标的平均得分在两组病人在术后快速提高,特别是在术后2周左右下降最为显著。术后早期(0-12周)开放组比腔镜组更高。在随访中疲劳、疼痛这两组数据曲线逐步接近,且在术后24周时,开放组基本等同于腔镜组,但呼吸困难评分仍低于腔镜组。结论与开放食管癌手术相比,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短期生活质量水平更高。第二部分比较腔镜食管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病人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比较腔镜食管癌手术采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病人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有97例行腔镜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的病人纳入本研究。这些病人中,49例选择食管床径路行消化道重建,另外48例则经胸骨后路径。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 C30和OES-18)用于评价病人术前,术后2,4,12,24周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所有手术病人无一例死亡。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病理,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ICU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别。胸骨后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5.4%,食管床组为32.7%,P=0.774。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胸骨后组明显高于食管床组,分别为20.8%,6.1%,P=0.033。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似乎胸骨后组要低于食管床组,分别为10.4%,22.4%,P=0.110。另外,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两组相似,分别为6.3%比10.2%,P=0.73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前的生活质量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两周吞咽疼痛及进食困难得分,胸骨后组高于食管床组,表明胸骨后组病人这两个问题更严重一些。总体状况指标胸骨后组要低于食管床组,表明其生活质量更低。然而,术后12-24周,呼吸困难和胃液反流症状得分胸骨后组却优于食管床组,这说明上述症状在胸骨后组更少发生,与此同时,总体状况指标却发生了逆转,胸骨后组高于食管床组,表明胸骨后组此时的生活质量已优于食管床组。结论腔镜食管术后,胸骨后径路消化道重建的生活质量似乎优于经食管床。但是由于胸骨后往往伴随着高吻合口失败率,这将影响其术后早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