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界、资本市场研究的热门话题。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基本研究样本,以2004-2006年度的财务数据为窗口,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超过此范围,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独立董事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正的相关性,与每股收益负相关,但两者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两职合一与企业绩效呈现出负的相关性,但并不显著;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董事长是否更换及董事长教育背景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董事会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公司经营业绩还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有解决了董事会结构特征的缺陷才能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笔者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发现我国董事会结构特征是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为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研究的目的也在于反思我国董事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董事会的治理水平,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本文共包括6章,结构和内容如下:1、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内容与主要贡献。2、董事会影响公司经营绩效机理分析。首先,明确董事会相关概念以及董事会特征的界定。然后,通过对董事会职能分析、功能分析,阐述董事会如何影响公司经营绩效。3、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6个研究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现倒U型的曲线相关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超过此范围,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2、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4、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5、董事长更换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6、董事长学历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4、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本章首先对本文研究的样本、相关变量进行选择及定义,对董事会特征选择了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比例(INDE)、领导权结构(DUAL)、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LNMEET)、董事长是否更换(CHAIR)、董事长教育背景(EDU)作为研究变量,选择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并选取公司规模(LNASSET)、股权集中度(ROSC)、资产负债率(DEBT)、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DEVE)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并对上述变量进行定义。然后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关系的单变量回归模型和多变量回归模型。5、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本章选取2004-2006年度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剔除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别运用单变量回归模型和多变量回归模型对其进行检验。分析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领导权结构、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董事长是否更换、董事长教育背景六个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找出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诱因,进而为董事会治理提供经验数据。6、结论与建议。本章是在前文研究基础上的结论总结与建议。基于前文研究结果,对完善董事会结构特征、加强董事会治理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本章分别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制度、领导权结构、董事会会议效率方面提出加强董事会治理,提高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率的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领域,但国内外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时很多学者只是片面的选取了董事会的一个特征或者某几个特征进行研究,对于董事会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更为不全面。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者往往采取的是某一年的截面数据,甚至是某一地区的截面数据,这有可能对研究结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实证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经济方法的主流。本文不仅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可能产生的经营业绩方面的影响加以一般性描述,而且尽可能地以更为详尽的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2、从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发现关于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很少涉及到二者关系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公司董事会治理的不完善可谓说是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此为基点,对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3、在董事会特征指标的选取上,克服传统研究中通常采用董事会的一个特征或者某几个特征进行研究的片面性,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并引入行业因素,通过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加以综合分析,使实证结论更加客观真实。4、解释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提高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率的现实对策。由于论文写作时间、条件以及本人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还有待完善,这也是我们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样本的局限。由于数据收集工作量大,本文只考虑了我国2004-2006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没有考虑所有的上市公司,因此,其他上市公司的检验结果如何本文并没有做进一步地研究。(2)2005年9月5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标志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展开。股权分置改革是迄今为止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对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使证券市场恢复了对董事会、管理层的评价功能。本文在研究中选取04-06年的样本数据,这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中,董事会行为特征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客观原因,本文没有考虑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这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3)完善董事会制度治理的局限。由于本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经验的欠缺,加上董事会治理的完善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触及到很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是针对我国2004-2006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检验结果所提出来的,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实际操作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