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氮肥配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造成该地区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可持续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如何调控和优化氮素施用从而保证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该区域农业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黄土高原农田面源污染生态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示范(2018YFD0800803、2018YFD08008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氮肥配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造成该地区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可持续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如何调控和优化氮素施用从而保证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该区域农业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碳库固持、土壤氮素积累、土壤酶活性、植株物质积累、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阐明土壤碳氮的协同增效机制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氮提升的作用机制,为内蒙古黄土高原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影响较大,土壤总有机碳影响无差异。与对照FN相比,HNS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RNS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2.68~21.53%,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7.40~8.10%,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氮素影响较大,HNS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RNS处理可达到HNS处理氮素提升水平,且氮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耕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显著减少矿质氮的淋失。3、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RNS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FN分别提20.66%~27.81%、19.12%~22.54%、34.69%~39.14%和30.44%~45.53%。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优于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且可达到氮肥高量配施水平。4、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但各耕种方式对玉米株高影响无差异,RNS处理玉米叶片光合性能提升显著,不还田处理RN与F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间叶片水蒸气压亏缺差异不显著。5、在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FNS、HNS、RNS处理较对照FN分别提高3.20~5.30%、10.93~18.10%、11.41~20.07%,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玉米产量可达到高量氮肥配施水平,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可显著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增加土壤碳库的有效性和土壤氮素积累,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尤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表现最好,可作为内蒙古黄土高原节氮、稳产、增效秸秆还田模式。
其他文献
园林植物在净化空气、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体,其抗火性研究是防火避灾型绿地评价的组成部分。呼和浩特市园林植物资源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开展生物防火方面有显著优势。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抗火性的大小是可以通过筛选树种而进行调节的,选取抗火性强的树种形成“绿色屏障”区可减少火势蔓延并调节景观的综合抗火性能,以减少城市园林火灾风险,同时对识别高风险景
近年来随着特色小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致使一些小镇景观建设出现缺乏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出现同质化现象,发展农业特色小镇旅游要做好农业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的传承与保护。项目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北部义勒力特镇境域内,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9km2,南、北部均为农业用地,西侧与虎山相邻,东侧以X402与洮儿河相邻,同时花香小镇距乌兰浩特
黑河市中俄双子城公园是黑河市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是综合性公园。黑河市也被称作“双子城”,又因其紧邻俄罗斯,为体现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相结合,所以该公园命名为“中俄双子城公园”。该公园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合作区龙海路与电业街交叉口,设计总占地面积约95000m2。西北方向为住宅区,东南西北方向均为未开发空地,交通十分便利。在公园的规划设计阶段,翻阅了相关文献及资料,又结合了国内外公园设计的优秀案例,通过分析
运动马常见肢蹄病在兽医临床中较为常见,在近2年多的诊疗过程中,接诊四肢疾病病例103例,其中有56例蹄部疾病、28例骨关节疾病和19例软组织疾病。本文旨在探讨运动马常见肢蹄病的诊疗技术在常见的蹄部疾病、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病例上的应用研究。临床常见的四肢疾病都伴有一定的跛行症状,使用临床诊断判定跛行症状和跛行程度。用影像学诊断方法确诊,用便携DR(TB-1012A)拍摄蹄部疾病与骨关节疾病的X光
蒙兽药巴布-7具有抗菌、保护肠黏膜屏障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为研究蒙兽药巴布-7(Babu seven compound,BSC)及其有效成分复方(Effective ingredients compound of Babu seven,BSEIC)的抗炎药效学,并探讨BSC和BSEIC的安全性,试验设计如下:试验1 BSC和BSEIC的抗炎药效学。常规方法进行下列检测,结果如下:(1)对醋酸所致小
在传统产业的发展迎来瓶颈挑战以及日渐增长的产业转型压力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文创产业应运而生。其具有强渗透性、高环境保护性等产业特性,在商业区域的公共概念和理念基础上融入文创产业可以使新的想法开始生产于有形的平民生活产品,推动新的商业地域类型发展。文创产业商业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传播文化创意创新概念的有效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产业文化体验,加强景观商业地区影响和情感魅力。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创和商业的景观
为了解布鲁氏菌病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和畜间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于2019年在乌兰察布市地区对未进行疫苗免疫的牛羊随机采样,共采集血样10025份,其中牛血样3292份,羊血样6733份,同时对乌兰察布市2017~2019年11个旗县进行人间布鲁氏菌病筛查,根据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分类汇总。以期了解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的感染和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牛羊布病阳性个数共计306头(只),阳性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猛增式发展,大城市商品房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大量的地产转而投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带动了旗县房地产的发展,现如今小城市居民选择住房时已不再是仅仅关注房子本身,室外生活的美好程度也越来越成为购房者在选择房源时考虑的因素之一,开始追求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居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最为亲近的环境场所,已经不再是仅满足住所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也逐渐开始追求室外活动空间、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本次居住
作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费者信息权随着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已从获取信息权拓展至个人信息权(或信息受保护权),由此形成了权利的"二元结构",并获得相关立法的普遍确认。实现对上述两类信息权的综合保护,需要在加强专门立法的同时,辅以配套的相关立法,并确立覆盖相关主体的"信息权利—信息义务—信息责任"的规范结构。在上述立法中还需体现多种重要法律价值的引领,以在多维度保障消费者信息权的基础上,同时均衡保
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和比例是影响乳畜产乳性能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泌乳驴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研究了日粮NDF(中性洗涤纤维)/NFC(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驴产乳性能的影响,并且从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和乳中氨基酸(AA)、脂肪酸(FA)组成及矿物元素含量的角度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理,为泌乳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驴乳成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