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梅毒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出现血清固定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当前对梅毒发病机制和血清固定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细胞免疫,认为梅毒发病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近年来红细胞免疫逐渐成为感染性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有研究表明梅毒感染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但关于梅毒患者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梅毒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中CR1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8.75%、35%、和6.25%,对照组中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8.75%、26.25%和5%,两组CR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组基因突变率为41.25%,对照组为31.25%,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毒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红细胞CR1基因发生突变关系不密切。
其他文献
实验研究了一株黄杆菌FCN2对芘降解的动力学特性,以及该菌株对芘的好氧氧化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的分布特征、芘在胞内酶存在下酶促降解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室经驯化、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索出通往东方的航线,作为揭开整体世界历史序幕的新航路开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呢?
服务质量升上去,服务价格降下来,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文章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正确处理好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平衡,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
于2011年5月分别采集鄱阳湖围垦92、48a和38a的水稻田,退田还湖25a的退耕地以及自然湿地共5个样地的表层土壤,利用Biolog-ECO板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单一碳源利用情况进行
从《棉被》中屡次出现的“自然の力”一词的意义入手进行分析,发现它与西方自然主义关于自然与本能的理解有着某种契合之处。它既表示形而下的人的本能欲望,同时也是一种形而上
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定价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进行薪酬设计的基础,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出发,重新界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系统风险,
可持续增长模型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之上,使得模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拟对该模型的假设条件逐一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考虑了资产、负债的细分以及净利润的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