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效果分析及完善设想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在我国施行了二十几年的企业所得税双轨制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在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税务机关、企业和中介机构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新老税法平稳过渡,新税法的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初见成效,社会反映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当,会影响新法的实施效果,需要我们对其研究。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政策的回顾,对实施效果的分析,对产生问题的总结,最终提出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体系的设想,全文共有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企业所得税制的基本理论。本文首先对企业所得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提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理论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分析企业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得税制度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的几次调整。分析了“两税合一”的背景,概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为新税法制定的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分析。首先介绍了新税法实施的预期目标,之后比较分析了新税法实施前后的具体数据,得出结论——企业所得税减税作用、调节作用初步显现。  第四部分总结了新税法实施一年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方面,部分旧税法的遗留问题依然存在,企业所得税与其它税种的衔接度不够、所得税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税收流失等;另一方面,新税法的实施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汇总纳税造成了所得税收入在地区间的转移、所得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诸多问题影响着新税法的实施进程。  第五部分针对新税法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完善设想。逐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法治税提供法律依据;建立并完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体系,避免税收流失,促进企业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在运行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镇宁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依据《2011年贵州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采样检测,对结果进行分
淮海经济区1986年3月在江苏省徐州市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14个地、市组成。15年之后,进一步发展到20个地级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虽然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已经远远超过了其税收。同时,我国《预算法》已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通过城投类公司平台进行融资成为了制度约束下的大多数政府的选择,城投类企业债券应运而生。近些年来,城投类企业债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品种,其发行量占据着企业债券发行总量的半壁江山。
中国消费市场在改革开放以后,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9%以上,呈现出惊人的变化,通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贸易博览会,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地位将会不断的提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