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T2DM患者一般情况、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及中医证候特点等。2.探讨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干预社区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干预前后,FBG、P2hPG、HbAlc、BMI、WHR、症状、焦虑状态、对糖尿病知晓、行为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等的变化。3.分析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可行性。方法:1.临床横断面研究调查: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10底月至12月初,对已确定的北京市西城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包括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研究调查。对纳入研究的299例T2DM患者采用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自行设计)、糖尿病症状量化积分表、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量表(DSQL)、SAS、糖尿病知行信调查表(自行设计),同时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患者的BMI、WHR,检测患者的FBG、Ph2PG、HbAlc。运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2.社区中医非药物干预:将已调查的西城区社区299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149例,干预组149例,研究周期为16W。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运动、饮食及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志调摄、中医食疗、传统运动等中医非药物干预。在入组时对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以明确是否具有可比性;分别对干预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于入组及第16W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以及对FBG、Ph2PG、 HbAlc的检测;对干预组患者于第8W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及FBG、Ph2PG的检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糖尿病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情况的调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运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用χ2检验对中医非药物综合干预方案进行多样本率的比较。结果:1.性别(OR=0.437),体力时间(OR=0.458),业余活动(OR=0.718)是糖化血红蛋白的保护因素,而紧张(OR=1.659),甜食(OR=1.680),饮酒(OR=1.652)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危险因素。2.299例西城区社区T2DM患者25个中医症状中,主要为腰膝酸软225例(75.3%),乏力212例(70.9%),口干194例(64.9%),气短186例(62.2%);299例西城区社区T2DM患者中共有证型8个,主要为气阴两虚证118例(39.5%),阴阳两虚证76例(25.4%),气虚证35例(11.7%),肝胃郁热证33例(11.0%),阴虚热盛证30例(10.0%);常见有夹证3个,夹瘀166例(55.5%),夹痰浊150例(50.2%),夹湿132例(44.1%)。3.对照组148例T2DM患者于入组及16W进行收缩压、舒张压、BMI、WHR、FBG、P2hPG、HbAlc、中医症状积分、DSQL的测定并进行前后对比,其中在收缩压(P=0.016)、FBG (P=0.005)、P2hPG (P=0.03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4.干预组患者于基线、第8W、第16W,进行收缩压、舒张压、BMI、WHR. FBG、P2hPG、HbAlc、中医症状积分、DSQL的测定并进行前后对比,收缩压(P=0.041)、FBG (P=0.047)、P2hPG (P=0.000)、HbAlc(P=0.000).中医症状积分(P=0.013)、DSQL(P=0.00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第16W进行对比,HbAlc(P=0.042)、中医症状积分(P=0.000)、DSQL (P=0.00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无统计学意义。5.145例T2DM患者SAS得分25~73.75分,平均分为45.79±9.23分(95%CI:44.28-47.31分)。其中得分正常有98例,得分≥50分有47例,焦虑状态的发生为32.4%。对145例干预组患者于16W后,进行第二次SAS调查。由于SAS得分方差不齐,且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进行前后对比,P=0.00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6.148例T2DM患者中得分0-10分,平均得分6.89±2.43分,得分≥6分有110人(74.32%)。其中147例干预组患者于16W后,进行第二次糖尿病知晓率调查。结果147例T2DM患者得分2-10分,平均8.93+1.49分。运用秩和检验进行前后对比,P=0.00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7.三项均参加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参加单项或双项的患者,对参加三项的患者与参加小于三项的患者进行比较,χ2为4.397,P=0.036,P<0.05,具有统计意义。而参加单项之间及双项之间进行比较,χ2分别为0.458,P=0.795(df=2), P>0.05,χ2为0.298,P=0.861(df=2), P>0.05,无统计学意义。8.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接受性及可行性:有103例(71.03%)T2DM患者认为接受中医非药物干预后症状改善;有126例(86.9%)T2DM患者认为能继续按照中医非药物干预的要求进行下去。结论:1.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在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性别、体力时间、业余活动是糖化血红蛋白的保护因素,而紧张、甜食、饮酒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危险因素。因此,鼓励T2DM患者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的时间,积极参加业余活动。而社区面向广大患者,也倡导社区为患者提供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业余活动,以调动更多患者参加业余活动,改善其生活质量。3.气阴两虚证仍是T2DM患者最常见的证候类型,随着疾病的演变,瘀证是最常见的夹证。由于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变,夹痰浊、湿证不容忽视。因此在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并根据病情应重视活血化瘀及祛痰化湿之法的临床应用。4.焦虑状态在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通过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干预,可以缓解T2DM患者的焦虑症状,有效控制血糖。5.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在干预T2DM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稳定地控制患者的血压、FBG、Ph2PG、HbAlc,而且也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西城区社区T2DM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较高,对治疗糖尿病的态度良好,同时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具有一定接受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