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代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着违背道德良俗的现象:违反诚信、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正当的竞争关系等,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此,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法律道德意识、环保意识和商业道德意识,从而为和谐社会构建和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的大省,为增加国家税收、增强技术创新、金融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愈来愈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本文选取了具有“五金之都”之称的永康市,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兰溪市以及金华产业园区为样本。对6个浙中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别是:ZT(大型企业)、CV(大型企业)、LM(大型企业)、SDL(中型企业)、YD(小型企业)、XQ(微型企业)。根据浙中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现状,发现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得不到民营企业主的有效认同、社会责任目标难落实、常态性机制缺乏等。主要是由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物资源的匮乏、企业社会责任与效益之间的冲突等导致的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在内部完善大政工队伍,外部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其次,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加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强化中小型企业的法治意识;再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文化和新媒体载体;最后,通过提升民营企业主的政治素养并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和效益间的矛盾。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民营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提供一定的实践借鉴和方法指导,最终为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变革、社会变革、企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寻找机遇,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