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数和分式是初中学段的重要内容,二者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六年级实数范围内分数的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衔接着小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又联系着七年级的分式学习内容。分式,是分数较为一般的形式,作为“进化”的分数,它在形式和性质上与分数都有着极大的相通性。初中生在学习分数与分式的内容时,正处于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阶段,认知发展阶段有着极强的特殊性。笔者通过对比六年级与七年级学生分数与分式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有着极强的规律性与相似性。因此,笔者猜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类比的思想,类比分数教学来探究分式的教学,以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笔者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利用自己在初中的实习机会,分析整理六年级与七年级学生分数和分式作业中的错题。综合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预初学生分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SOLO分类理论,通过几个具体分式学习的案例,尝试在分式教学过程中利用类比思想,类比分数的性质进行教学设计,在避免类似错误的同时启发、锻炼学生的数学迁移概括能力,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分式教学各个环节的认知层次发展。最后,笔者利用实习的机会,在七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实施自己的分式教学设计,以检验实际的教学效果,期待可以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