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附6234例临床病例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近10年宫腔镜手术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宫腔镜手术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判断宫内病变良恶性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了解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7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单纯行宫腔镜手术且资料完整的623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统计宫腔镜手术的例数,了解宫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进展;2.分析宫腔镜各种手术指征,以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内疾病的比例及近几年变化趋势;3.对比宫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探讨术前宫腔镜检查的必要性;4.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并发症相关因素。采用SPSS 24.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采用c2检验,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我院行宫腔镜手术例数近10年逐步增长,尤其是近3年增长幅度较大。2.6234例患者宫腔镜手术指征为:子宫内膜息肉3546例(56.88%),粘膜下肌瘤2141例(34.34%);生殖道畸形主要为子宫纵隔295例(4.73%);宫腔粘连174例(2.79%);妊娠物残留28例(0.45%);宫内节育器异位38例(0.6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例(0.11%);子宫内膜癌5例(0.08%)。3.6234例病例中有5776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为子宫内膜息肉、腺肌瘤型息肉为2905例(50.31%),粘膜下平滑肌瘤、腺肌瘤为2140例(37.04%),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为592例(10.2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33例(0.57%),子宫内膜腺癌为15例(0.26%)。4.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5776例,其中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子宫内膜活检术为515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共10例,宫腔镜手术术后再次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共38例(包括术前诊断的10例)。另外,622例患者未行宫腔镜检查入院直接手术,多数术前考虑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两组比较,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具有统计学意义(c2=6.67,P=0.02)。5.宫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子宫穿孔8例,子宫出血16例,TURP综合征7例,共计31例,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0.50%。一二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0%(4/3895),三四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27/233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c2=32.26,P<0.001)。根据医师从事宫腔镜手术的时间分为2组,从事宫腔镜手术时间不足5年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62%(18/2922),超过5年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30%(13/431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2=10.70,P=0.001)。患者绝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12%(7/625),未绝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28%(24/5609)(c2=5.36,P<0.05)。结论1.近10年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手术例数逐年增加。2.我院宫腔镜手术指征主要是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纵隔、宫腔粘连。近3年手术患者大幅度增多,尤其是因宫腔粘连进行手术的患者增加明显,考虑与二胎政策开放有关。3.宫腔镜手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加内膜活检对于提前判断宫腔内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宫腔镜检查可作为宫腔镜手术术前常规检查。4.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经验、手术复杂程度、患者绝经与否有重要关系。术者经验较少、手术难度高、患者绝经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学算术到小学数学的历程,在引进、吸收、反思、批判、重建中不断砥砺前行,并呈现出创新变革新局面.70年的小学数学教科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幼各学段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的结果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无论是在
目的: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是甲状腺疾病筛查的主要指标,因此制定血清TSH正常范围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但是,许多研究发现影响血清TSH水平的因素很多,因
1.关于压力    1.1 压力的定义及概念提出  压力(stress,又称为应激)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扩张、延伸、抽取”等。根据多兰得(Dorland)医学词典(1985年,第26版)的定义:“压力是来自躯体、精神或情绪,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任何不良刺激的生物学反应的总和”。  最早系统地提出压力理论的是加拿大学者塞里(Seley),他认为,压力是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