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硬岩破碎实践证明,单一的破岩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矿井高效、节能、绿色生产的要求。将两种或多种破岩方法联合使用,降低岩石的截割难度、提升破岩机械的装机功率,有效提高破岩综合效率是今后岩石破碎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克服传统的机械冲击破岩钻进强度低、成孔速度慢、机具及材料损耗大的缺点,考虑到超声波穿透能力强、能量集中的优点,探索将两种破岩手段联合应用于岩石破碎当中,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硬岩破碎实践证明,单一的破岩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矿井高效、节能、绿色生产的要求。将两种或多种破岩方法联合使用,降低岩石的截割难度、提升破岩机械的装机功率,有效提高破岩综合效率是今后岩石破碎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克服传统的机械冲击破岩钻进强度低、成孔速度慢、机具及材料损耗大的缺点,考虑到超声波穿透能力强、能量集中的优点,探索将两种破岩手段联合应用于岩石破碎当中,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超声波激励与机械冲击复合作用下岩石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运用单自由度力学模型,将岩石视为理想粘弹性体处理,并结合冲击体-岩石冲击加载力学模型分别对超声波激励下、机械冲击下岩石的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岩石在超声波激励下内部质点简谐振动响应振幅与激励频率、振幅、等效阻力及岩石固有频率间的关系,即响应振幅在激励频率与岩石固有频率相等时达到最大,随激励振幅的增大而增大,随等效阻力的增大而减小;掌握了岩石发生破坏的主要因素为冲击体与岩石试件的高度比、原始刚度比及接触面积,冲击速度和载荷越大,岩石越易发生破坏。(2)建立了岩石在超声波激励与冲击复合作用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超声激励-机械冲击”岩石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明确了岩石在复合作用下内部质点碰撞过程中速度以幂函数形式衰减的特征,认为获取的速度与超声波激励频率、冲击载荷频率、超声波激励应力幅值、冲击载荷应力幅值相关;分析得出了岩石在共振状态下受冲击的位移表达式,掌握了岩石内部质点的位移随冲击载荷的变化特征。(3)模拟分析了超声波激励与冲击复合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响应特征,分析了超声波激励下冲击速率对岩石裂隙发育特征的影响规律,掌握了超声波激励下冲击载荷对岩石内部质点的振动特性,揭示了复合作用下岩石破坏机理,对处于共振状态下的岩石施加冲击,岩石内部质点位移比单纯的冲击作用下的质点位移提高40%以上。
其他文献
蔡守秋教授是中国法学界最早开展环境权理论研究的环境法学者.他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结合环境权法律实践,对环境权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他的环境权学说,包括个人
2010年以来,韩美联合军演与朝核问题深度交织,成为影响半岛局势起伏的重要因素。高强度、大规模的韩美联合军演与朝鲜的高频核导活动针锋相对,屡屡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了巨大变数。针对半岛困局,中国提出“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的“双暂停”倡议,敦促双方回到谈判桌前。伴随着2018年以来的朝鲜半岛局势转圜,韩美联合军演进行了延期、暂停等一系列调整,朝鲜停止核
实验背景及目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可侵害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病,尤其肠道最多,主要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瘘管形成是CD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内瘘和外瘘。内瘘通常通向体内其他部位,如其他肠段、输尿管、阴道、膀胱、肠系膜、腹膜后等;外瘘是通过腹壁或者肛周皮肤,与外界相通。约25%的CD患者在疾病过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苹果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战略,即苹果生果提取苹果多酚。成熟果进入榨汁线生产苹果汁并排放苹果渣。苹果汁加工成各种果汁饮品,生产浓缩果汁出口,同时也
胞膜小窝(caveolae)是细胞膜表面特化的泡状内陷微区,由胆固醇、鞘脂和蛋白质组成,小窝蛋白-1(caveolin-1)是其标志性蛋白。胞膜小窝是一个信号转导的整合器,许多信号分子集
核心提示$$ 2月19日,现代传播旗下的《天南》文学季刊在微博上与读者告别。与此同时,《天南》主编欧宁也在微博上发布了《天南》停刊的消息。“再见,Chutzpah(《天南》杂
<正> 一、言语行为与诗歌语体 语体是由特定交际需要所促动形成的语言变体,这种变体如果呈现出稳定、系统的区别性特征,我们就叫它语体。人们使用语言跟人类许多别的社会活动
CO加氢制备低碳烯烃是非石油路线获得烯烃的重要反应,其反应路线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制备低碳烯烃具有反应路线短、能源利用率高、经济高效等优势.综述了近年来Fe基催化
本文以蒙古族传统祝词艺术为背景,以音乐形态分析为手段,以蒙古族传统祝词和谱例为对象,从所掌握的文献及相关书籍资料入手,探索和研究现实音乐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祝词音乐。
<正> 惊风,亦名惊搐,或叫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危急证候之一。凡临床出现频繁的抽搐、痉挛,或伴有意识不清者,皆称惊风。多见于1~5岁的幼儿,故又名小儿痉病。惊风,一般分为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