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是现代课堂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分析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寻找解决策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以“大问题”设计为核心,研究“大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为重要突破口,立足解决“蜻蜓点水”式的浅表化合作和“盲赶进度”式仓促性合作的现状,提出合作学习中需要数量少而精,问域宽而放、外延大而本的“大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驱动力。这种“大问题”指向学科的核心知识,激发学生多向思考,能够凸显数学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用“少教”来保证合作学习中的“多学”。只有设计出高质量的“大问题”,才能实现有深度的合作学习,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基于对“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设计出好的“大问题”,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大问题”的设计要渗透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设计逻辑层次要鲜明;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原则。只有聚焦“学科”“学段”“学情”“目标”等多维度因素协调运作,这样设计出的“大问题”才能打造出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数学课堂。本文以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为底本,每个领域各选取一个课例,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大问题”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努力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寻找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脚手架”。本次研究为有效进行合作学习提供“大问题”设计的蓝本,希望能和每个奋斗在一线的教学者一起共勉。同时也期待能在这个研究课题的驱动下和同行者合作学习,共同努力培养出学生终身成长需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