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州禅是中晚唐之际自南岳怀让肇始、马祖道一创宗的慧能南禅一系,其禅宗美学思想继承了南宗禅的“万法唯心论”,以“心性”为本体。禅宗“心性”意指一切心、物法性及其现实实相。“心性”本体思想主张以“心”为解脱的根本,“性”乃“心”之作用,禅宗顿悟是心性合一、体用不二的解脱;“心性”也是美的本质存在,回归本真的“心性”是禅宗能带来美悦之感的根本路径。洪州禅美学是唐代美学乃至中国美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它也是一个自足的独立美学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心性”本体有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对“心性”及其美学价值的挖掘可以更好地突出洪州禅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当代国内外洪州禅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的创新意义,目前对洪州禅的整体研究取得较多成果,但关于美学思想的研究还稍显薄弱,单独地研究“心性”美学本体思想的成果则尚未见到。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洪州禅的美学思想渊源,首先介绍了洪州宗的整体思想渊源和它的主要传法谱系,继而在整体背景下切入论题,分析洪州禅“心性”思想的美学渊源,主要包括对印度佛教美学思想中禅修“心性”因素的继承和对中国本土儒道美学思想中“心性”观念的吸收。第二章重点阐述洪州禅“心性”美学本体的具体内涵,先宏观整体地提炼洪州禅“心性”本体的独特思想,构成一个理论意义上的本体结构系统,然后在这个结构框架中进一步分析“心性”本体从“即心”到“非心、无心”的审美境界发展以及最具特色的“平常心”本体的审美旨趣。第三章是在前一章的分析基础上继续发掘洪州“心性”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内在地影响、决定着洪州禅自由超诣与自然活泼相结合的多重美学精神,而且促进了中国美学意境论和风格论在唐代的成熟。最后,作为研究的落脚点,洪州“心性”对当下的现实人生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提供了一条生活化宗教美学、艺术化人生美学的解脱道路。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总结洪州禅的“心性”美学本体特色,阐明美学本体研究的价值。洪州禅美学的“心性”本体思想是对中国禅宗“心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平常心”、“无心、非心”是其美学本体的具体内涵和特色,既包含着强烈的主体现实性超越,也包含着否定式超越的禅宗美学境界,体现出自然超越、自由活泼的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