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公共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演讲因为其显著的特点,长期以来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语言研究者们分别从修辞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评价理论是以马丁为首的语言学家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语言学理论。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为研究语篇中的评价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从词汇层面上开展人际意义研究。评价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其中,态度系统又被细划为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分别与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相关。这三个子系统紧密相连,构成了分析语篇中态度性语言资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以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上海演讲中的态度性评价资源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于研究其态度性语言资源分布的特点,对这些分布特点给出相应的解释,并且根据出现的态度性语言资源,总结出奥巴马在上海演讲中所表达的主要态度意义。本文在对奥巴马上海演讲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进行收集后,根据态度系统的框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分析、和归纳,最后得到了如下结论:首先,尽管表达态度的三种资源: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在上海演讲中都有所体现,但是所占比重不同,分别为:48.56%、9.62%和41.82%。因此,在上海演讲中,奥巴马主要采用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来表达态度。其次,绝大多数态度性语言资源表达的是正面的态度意义,占到了总数的88.46%。再次,在语法实现形式上,态度意义主要是通过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这三种形式来表达的,并且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所倚重的词性表达形式各不相同。最后,仅仅以奥巴马上海演讲中的态度性语言资源为出发点,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本文对奥巴马在上海演讲中表达的主要态度意义进行了总结:传达了美国政府深化中美关系的决心,宣扬了美国主流价值观,并且表达了对青年人能够为中美关系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