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累及全身多器官、病程迁延反复的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抗多种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生成、组织器官中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主要危害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10。尽管SL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免疫学异常已经在狼疮鼠模型和SLE病人中被广泛地描述,包括T和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免疫细胞间相互协调作用异常及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型干扰素(type1IFN)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间的信号通路异常。此外,许多外生性调节机制异常,特别是DNA甲基化机制和组蛋白修饰机制的异常也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MicroRNAs (miRs)是一组小型非编码性RNA分子,它们能够在转录后调节基因的表达,主要通过与目标信使RNA(message RNA, mRNA)相结合而使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MiRs能够调节多种细胞进程,并且参与了包括免疫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和健康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来,许多研究显示miRs通过调节信号通路、自身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途径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本课题组前期通过测序的方法初步发现miR-144-3p和miR-451a在SLE病人血浆中表达异常(2-△△Ct>2和p<0.05)。然而,由于方法学特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目的:异常的miRs表达已经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被报道,包括SLE。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实验方法检测SLE病人和对照人群中miR-144-3p和miR-451a血浆表达水平,验证前期的miRs芯片结果,并分析两个miRs与SLE的疾病活动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此外,本研究也探索位于miR-144-3p和miR-451a基因上游区且离它们基因最近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rs28448745与SLE易感性的关联,从而为揭示miR-144-3p和miR-451a在SLE发病中的具体机制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50例SLE病人和49例健康对照血浆中miR-144-3p和miR-451a表达水平,应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532例SLE病人和806名健康对照中rs28448745的基因多态性。SLE病人选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附属省立医院风湿科的门诊或住院病人,健康对照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省立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心或大学生自愿者。依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确诊SLE病人。在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后,抽取5m1静脉血,并收集其一般情况和临床资料,同时应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标准对50例SLE病人(血浆miRs表达的样本来源)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分。用SPSS10.01软件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性别和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定量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研究结果显示SLE病人中miR-451a血浆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然而miR-144-3p的表达水平在SLE病人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伴有蛋白尿的SLE病人中miR-144-3p表达高于不伴有蛋白尿的病人(p=0.032)。两个miRs表达在狼疮肾炎组与非狼疮肾炎组和活动组与非活动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s28448745的AA, AC, CC基因型频率在532例病例和806例健康对照中分别为13.53%,45.68%,40.79%和12.66%,46.40%,40.94%,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829)。此外,结果并未显示显性模型(AA+AC vs CC)和隐性模型(AA vs AC+CC)与SLE的易感性有关。结论:本研究发现血浆miR-451a在SLE病人中表达升高,提示miR-451a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此外,miR-144-3p表达在伴有蛋白尿SLE的病人中高于不伴有蛋白尿的病人,miR-144-3p血浆表达水平可能与SLE病人的尿蛋白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