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地理课程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显现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在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目前高考考题是唯一检测的方式,因此,开展对高考地理试题能力结构的研究至关重要。考虑到SOLO分类理论在评价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上有优势,本人尝试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高考地理试题能力结构开展横向对比和纵向发展趋势研究,尝试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表现在哪些层次结构,以及高考试题对哪种能力层次考察比重大,每种能力层次的试题数量比重变化趋势。希望为今后高三地理教师备考教学中提供方向,给高三学子备考的学习上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本论文结合SOLO理论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有明显的优越性,对2017、2018和2019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中地理试题的考察能力结构,开展横向和纵向的研究,并分别举例单点、多点、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水平真题,以及各结构水平在相关高考地理真题中具体分布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这三年考题以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层次水平为主,侧重考察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关联结构层次水平试题占比最大,且逐年呈上升趋势。高考地理试卷侧重考察考生地理四方面核心素养的能力层级水平。对此,对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中地理试题中涉及地理核心素养的真题分布情况,逐题进行比对分类,发现高考真题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考察比重较大,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的考察比重较小,但逐年比重有上升趋势。结合2017年版课标提出的侧重培养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真题中单点、多点、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4大能力层级试题的分布情况可知,对综合思维的考察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侧重要素综合,还侧重区域综合和时空综合,并且试题灵活将要素综合按时间角度动态发展的考察形式展现在试题上。相比较以前只强调要素综合和区域综合的静态分析问题,更能加大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