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选购商品与服务的方式。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经济效率,极大促进市场繁荣发展。然而,非面对面的网络化交易中也出现了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且屡禁不止,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纠纷尤为突出。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电子商务平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合理规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准确认定知识产权侵权发生地、恰当确认被告身份,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首先从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平台概念的界定入手,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及其侵权特点,总结出加强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其次,梳理并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中存在的保护范围不全面、侵权归责原则不清晰、侵权责任界定不明确的实体问题;侵权行为地标准不明显、被告身份确定难度大与证据规则不完善的程序问题。再次,借鉴国外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分别提出了包括细化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明确电子商务平台侵权责任界定标准、优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归责原则的实体方面建议以及明确侵权行为地的确认标准、明晰被告身份的确认方法、优化证据审查及固定方法等程序方面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