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15日,《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正式公布实施,监管层放开了公司债券的审核条件,自此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迎来了爆发行情,债券行情的爆发,对于融资者和投资者来说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基于公司债券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和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本文选择将公司债券的发行成本作为研究主体。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我国的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所要研究的是“我国公司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成本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发行成本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债券相关的文献综述,整理出了历来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归纳出了影响债券发行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与完善,对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最后,对研究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基于国内外研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改良的实证模型进行计量回归研究。 经过上述研究过程,研究发现:(1)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发行成本相对于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更市场化可预期,而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发行成本影响因素对于公开发行的公司债来说更为复杂。(2)对于公募公司债券,债券评级越低,债券的发行成本越大,并且影响变化的差额逐渐扩大。(3)对于公募公司债券,特殊条款的存在会降低发行成本,公募公司债券存在特殊条款会使发行成本平均降低0.16%左右。(4)存在担保的公募公司债券发行成本会高于不存在担保的公司债券0.64%左右。(5)国有背景的公募公司债券要比民营企业发债券的平均发行成本降低1.39%左右。(6)对于公募公司债券,由于债券分期发行的政策,发行规模与债券发行成本的关系并不显著。(7)公募公司债券发行期限每增加一年发行利率就会增加0.0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