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关系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贯彻实施,体育锻炼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完成体育任务、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保证。据第5次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20多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中学生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改善广大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但对于体育工作者而言体育锻炼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若干关系需要协调、理顺,否则将严重影响和妨碍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尊德中学、西安市第四十八中、西安市第六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和西安市第六中学、高陵一中、西安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共2023人进行问卷发放,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通过统计与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不管在课间休息、午休、还是放学回家后,能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都非常的少,唯有假期才会有一部分学生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但假期里也一样会有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主要原因是即使是在假期中也有尽一半的学生每天用在学习文化课上的时间是在4小时以上。2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致使学生丧失了为数不多的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3学生在校外参加体育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时,依然是沿用学校体育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少有专人辅导或指点,学校或社区也没有与体育锻炼相关的宣传栏,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4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希望能够结伴而行,通常结伴的对象会是朋友、同学和家长,家长忙于工作也会导致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受到影响。5在调查中,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条件无法满足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甚至还有学校没有体育器材或不向学生提供体育器材。6学校对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情况也不够重视。7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有些学生即使知道体育的重要性,也鲜有时间进行锻炼。8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导向,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一味的追求文化课成绩,忽略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