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对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小结的教学行为。但是这一环节常常受到教师的忽视,研究课堂小结的文章也寥寥无几。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界定概念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本论文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到结论:1.在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大多会设置课堂小结,也认可课堂小结的重要性,认为自己的小结方式有待改进,大多在下课之前进行课堂小结,且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2.教师设置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方式、问题解决能力、思想方法等,这也是课堂小结的内容。3.教师在设计课堂小结时,首先考虑教学内容,其次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知识水平等。4.教师认为影响课堂小结效果的有利因素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不利因素有时间和学生。5.教师大多偶尔变换课堂小结的形式,喜欢师生共同小结,倾向于归纳总结式的小结方式。调查结果清楚地呈现了课堂小结的使用概况和教师的主观意识,以期丰富教学设计的内容。本论文通过对教学视频和相应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设置课堂小结时通常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时长多为3分钟以内;小结的内容常与三维目标相对应;小结的类型有归纳总结式、拓展延伸式、启迪思维式、分析比较式、图表小结式、交流评价式等,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结类型。本论文对当前数学教学课堂中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呈现:课堂小结被忽视、小结方式单调、小结问题指向不明、小结过程缺乏学生参与。对影响课堂小结的因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时间、传统教学思维、实践与理论的偏差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本论文对研究结论进行总体呈现,并对课堂小结的教学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