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视频图像质量评价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宽带数字网络的飞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高速多媒体专用芯片的问世,各类多媒体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视频图像由于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的特点,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但是,视频在采集、存储、处理以及传输过程中,由于采集系统、存储介质、处理算法及传输设备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视频图像的降质。而这些视频图像的降质程度可以反映出相关系统的性能或传输信道的服务质量,因此对这些视频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人类视觉系统对视频图像质量的感知原理出发,考虑各种失真类型对视频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探索人类视觉感知与视频图像质量之间的联系,设计出度量视频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概括如下:1)从压缩图像失真的根源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DDCT(Directional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通过度量图像DDCT变换后的细节信息的丢失以及方向信息的改变,并结合人眼对亮度的感知特性,设计出一种无参考的压缩图像质量评价测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度与主观感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在视频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理论基础上,从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3D-Wavelet变换的视频质量评价测度。首先用3D-Wavelet来获取视频的特征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多通道特性,然后利用人类视觉心理物理学的对比敏感度和掩模特性,对视频的特征进行感知滤波,最后结合人类的短时记忆特性对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度能准确地反映人眼对视频质量的主观感受。3)针对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特性,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视频质量评价的视觉注意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视频图像帧的梯度来提取视频的内容信息,利用视频中运动物体的相对运动矢量和绝对运动矢量来对人眼对运动的感知进行建模,分别模拟人眼对于运动物体的关注以及对于速度过大物体的感知不确定。最后使用这三部分内容的线性映射得到视觉注意显著图。实验结果表明,将该模型应用于已有的经典全参考型算法上,可使原始算法的评价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校长发火了,火气不算大,但着着实实是发火了.他有每天巡视校园的习惯.5000多个学生,几百名员工,谁会知道什么时候出什么事?作为一校之长,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一把锄头,一柄铁锹,一担簸箕,一辆板车,天空中不停地下着雨,一位身穿雨衣的老人,躬着腰,不停地在马路上忙碌着。那忙碌的身影,就像灰蒙蒙的天宇下出现的一个移动亮点。这是我
如果我是那位校长,当我把这张废纸捡起来后,我要研究它究竟来自何方.如果是学生随手乱扔的话,说明学生的习惯还有待于培养.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机器视觉理论的发展,多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混合高斯背景模型的
一张废纸,本应该弯腰就可以捡起的,却牵发了一系列的事件,着实地反衬出一个不科学的管理链条.rn班主任训课时,学生的反问让教师哑然.
在前人实验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瓦斯在煤体中的赋存形态、含瓦斯煤的特殊力学现象及瓦斯对煤体的蚀损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半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验规律相吻合。 On the bas
机器人导航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涉及到机器人的感知、规划、执行等诸多方面。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范围深度和广度的延拓,对导航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学位
纹理几乎是所有图像的固有特性,任何图像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或是多种纹理的结合。现在对于纹理图像的分析和分类广泛用于瑕疵定位、景物识别、图像检索、遥感图像分析等多个领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建筑和构筑物开始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下,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城市开始了以城市交通改造为主的城市再开发。以轨道交通为
目前,在很多高校教学楼内通常设置有照明灯、风扇等用电设备,此类用电设备一般均是由学生自由控制启闭。然而,学生在实际使用后常常会忘记关掉此类用电设备,或者教室内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