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与时俱进,科技成果也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有些最新技术成果的核心部分依然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寻求支持与帮助。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创新行为有利于提升组织创新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很多企业内部的员工缺乏创新所需要的生命力,认为创新所带来的试错风险会对自身利益产生损害。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发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培养企业内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实践中的重要现实问题。现今时代,团队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团队内部员工也越来越多样化,学术界和理论界日益关注新型的包容性领导方式。在此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大多数都认为包容性领导满足了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新的领导风格的诉求,它能更好地融合人和事,满足当前全新的管理复杂性的情境要求。大多数研究认为包容性领导主要体现在包容团队内部员工的多样性,强调“多元化”和“容不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是国内学者对包容性领导的理解还增加了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独特内涵,强调“容错”和“容短”,表现为对个体差错的理解、体谅和原谅。那么,在中国企业背景下具有容错性的包容性领导是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呢?在现今中国企业内部的团队发展中,每位成员为了提升企业发展的总体创新水平,需要不断尝试与之前不同的路径,才有可能发现和创造出新的对象和新的工具。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员工经常会因为缺乏先验知识而出现差错。因此在团队中亟需针对团队内部成员所出现的差错,实施一套正确的差错识别和差错处理办法。团队内部成员要互相进行差错沟通,分享差错知识,形成团队内部固定的差错管理程序,这样一种共同的团队实践流程会被学者们称为组织或者团队内部的差错管理氛围。特定的领导风格会影响团队气氛的特征,包容性领导对差错管理氛围的解释力度相对于其他领导方式来说更大。如果团队能够包容和理解内部差错的产生,并且帮助员工解决差错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利于团队中差错管理氛围的形成。同时进一步给以员工面对差错时的信心,使其更有动力创造出更多的创新行为。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情境下的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黑箱”,本文从团队氛围的理论视角,引入“差错管理氛围”作为这一关系黑箱的中介变量,在文献回顾、变量间逻辑关系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基于“领导风格-团队氛围-个体行为”的分析路径,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成熟量表设计问卷并进行大样本数据收集,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法有描述性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本研究将有效数据录入spss统计软件中验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运用Amos软件进行量表的效度分析,运用spss软件和HLM软件进行模型的回归分析。本研究的结论表明:(1)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宽容度、开放度、支持度三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容错的理念有利于保证员工的自信心,进一步鼓励员工进行创新行为;尊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自由,鼓励员工之间进行跨部门、跨专业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员工对企业做出创新型个人决策和决策建议;支持员工在自身的行为基础上进行反思,给予员工好的建议和指导意见,使员工正确发挥自己的专长,有利于员工对企业进行有利的创新活动。(2)包容性领导对差错管理氛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差错管理氛围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领导的包容性程度越高,组织中的差错管理氛围越浓厚,员工的创新行为更加频繁。当领导通过包容性的领导方式去影响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时,是通过构造基层员工之间关于差错管理的氛围而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本研究丰富了包容性领导理论的国内研究,总结和拓展了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为企业领导者塑造管理风格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企业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