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的演变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天津地铁联络通道建设过程中,目前缺乏相应的冻结法技术规程,设计、施工多借鉴上海地区,在冻结时间和冻结效果上呈现工期长、过度冻结及开挖困难的现象。该背景下急需针对天津地区的地质条件细化相应的冻结参数,达到优化设计,指导施工目的。  本文基于天津地铁5、6号线建设,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层进行多工况大模型箱冻结试验,通过改变冷冻管的布置方式,获得冻结壁的三个特征界面上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冷冻管交错方式不同时,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地下水流动对冻结效果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低温渗流条件下的细砂冻结实验台,通过改变冷源温度,对0cm、5cm、20cm三种水位条件下的温度值进行监测,比对分析了渗流对冻结温度场发展特性的影响。并针对大模型箱冻结试验建立数值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了不同渗流速度条件下冻结温度场的分布。  结果表明:1)对于三个特征面来讲,界面位置处土体温度变化速率最低;冻结4.75天时,轴面上最低温度达-2.5℃,冻结锋面已经发展到18cm,主面上相应值分别为-0.7℃和16cm,而界面上最低温度只为1.5℃,还未发生冻结。冻结管交错布置时,当管间距一定,终孔距离增大10cm,终孔连线上的交圈时间则延长8天,错开区内的平均温度降低缓慢,最后稳定温度由-8.5℃变为-4.5℃;轴向连线越偏离端部位置,温度场的叠加效应越明显。  2)渗流方向与冷量传递路径垂直时,随流动强度的增大,上、下游温度分布差异加剧,冷量聚集明显。冷源温度一定时,温度场趋于稳定所需时间随渗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15℃条件下,冻结锋面发展速度(5,20cm)较0cm水位下降低65.91%、77.27%,而土体平均温度增加1.87℃、2.76℃。-25℃条件下,上述值对应为50.00%、66.67%和0.81℃、1.90℃。  3)水平渗流源,v<8.64m/d时,冻结壁交圈时间和渗流速度之间的回归函数为:y=0.09557x2?1.54221x+9.37958。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结合教材自身的资源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受到生命可贵意识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其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珍爱生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通过对CDIO大纲分析的基础上,在深入调研电信专业的市场需求后,设置了课程体系,按照CDIO工程应用培养的需求,增加了学科专业导论课程,改革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了不同岗位的课程学习地图,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大学期间会有一个明确、详细的规划,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CDIO 课程地图 专业导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