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它们进入金融市场,而这些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投资组合。因此对投资组合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对投资者选择优质产品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的金融发达程度。在此情形下,如何把握的各金融产品的特征;如何发挥金融数据对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的支撑作用;如何在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时反映不同投资者的偏好特征;如何从多角度对投资组合进行效率评价;如何有效的从长期的角度评价投资组合,实现对投资者的精细服务、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为监管者提供可靠依据,所有这些又都是金融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但是现有针对投资组合的效率评价研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以三大指数为代表的传统评价方法,当投资组合出现负超额收益时,传统指标因失去其原有意义而无法使用。风险调整指标是以CAPM模型为基础,但CAPM模型的假设过于严格[126],传统指标没有考虑实际金融交易中的市场磨擦因素和投资实务中的其它约束,即不考虑交易成本、税费、交易量限制等,而实际应用中,这些都是不可忽视且对交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57,58],多因素模型虽放宽了假设条件,但在影响因子选择上难以统一。其次,由于实际资产收益并非是联合正态分布和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不同,在评价时单一风险指标不能有效的刻画风险,因此在做评价时需要考虑更多的风险指标[151]。再次,针对动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的研究不足。实际中的投资往往是多期,而且各期投资之间彼此联系,但是现有对动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的定量研究较少,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没有考虑各阶段投资之间的联系[141,152]。因此,系统的对投资组合效率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弥补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实际中的投资组合类金融产品进行效率评价,挖掘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特征,为投资者,政府以及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对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投资组合效率评价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风险测度理论[93,97]、效率理论和投资组合优化理论,从投资组合的前沿面出发,系统的研究了投资组合效率的测度方法。该测度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导向(收益导向、风险导向或者收益-风险导向)和不同的距离函数(径向、非径向或者松弛变量等)将评价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结构反映在其中,评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相应的测度,使得评价的目的性和适用性更强。但是,实际金融市场中存在各种市场摩擦,造成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几乎不可能得到,即使可计算也会由于庞大的资产数量以及复杂市场摩擦,使得计算量非常巨大[57-60]。为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非参数的线性逼近模型,并且从理论上证明当真实前沿面是凹函数时,可以用线性模型产生的前沿面来逼近真实前沿面,由此进一步估算投资组合的效率,极大的简化了计算。由于本文模型是基于数据的非参数方法,被评价投资组合的数据中就体现了市场上的各种限制和摩擦,因此省去了模型假设,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对含有交易费、投资量限制、不同风险测度情况下的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模型的前沿面具有很好的逼近效果,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就能得到可靠的效率评价结果,以此验证了线性模型的有效性。由于实际中资产收益具有非正态分布的特征或者投资者对风险的不同认识,本文通过引入多个风险指标,在构建多风险指标下的投资组合可达集与投资组合前沿面的基础上,构建了多个风险指标的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同样由于市场存在多种摩擦,以及考虑了多个风险指标,使得投资组合效率的计算十分困难。本文进一步将非参数线性逼近模型扩展到高维,并从理论上证明当每种风险测度满足凸性时,非参数线性模型的前沿面依概率收敛于真实前沿面,进而可以估算投资组合的效率。在仿真中选取了下半偏度、峰度、下半方差做为风险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线性估计模型有效性与适用性。针对动态投资组合的效率评价问题,本文以财富的动态过程和动态资组合前沿面为基础,通过各阶段效率的加权平均来测度动态投资组合的总效率。在考虑各阶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均值-方差框架下不同导向和不同测度下的动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针对动态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开环策略下两阶段模型的解。最后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累积财富情况下不同导向的动态投资组合的效率及其排名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不累积财富情况下动态投资组合效率值和排名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动态投资组合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最后本文利用所建的静态,多风险和动态投资组合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了不同模型下基金的效率,结果表明不导向和不同效率测度下单个基金效率和效率排名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的决策者偏好对结果有重大影响。通过分类分析,发现了我国现阶段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运行特征,具体表现为债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效率较高;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和规模小的基金效率较高。大规模的基金虽然没有明显优势,但是管理的基金比较稳定,不同模型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彼此验证,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