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大问题。目前,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大量CO2气体增加引发了恶劣的气候、海平面上升等重大环境问题。因而降低全球CO2排放量,构建环境友好、非化石燃料型可再生新能源体系成为研究的热点。CO2作为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可将其催化加氢转化为有用的醇、烃类等化学品,但关键问题是氢的来源,如高温非均相与均相催化氢化作用、CO2催化共聚等转化固定方法中的氢仍是从化石资源获取,则整个过程实际意义不明显;而光催化和电催化还原CO2的氢来源于水,是洁净、环境友好型再生新能源方法,是性能优异的高级催化还原CO2处理技术。自1979年Inoue和Fujishima在Nature上首次报道了水溶液中TiO2半导体粉末可以光还原CO2为有机化合物,TiO2成为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体系,研究内容涉及催化剂的形貌、晶相、改性等方面。TiO2NTs相对于TiO2纳米粒子、纳米膜等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更多的活性位点、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备受青睐。但是TiO2禁带宽度为3.2eV,只能吸收小于385nm的紫外光,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由于紫外光在太阳光光谱中仅占约4%,而可见光则占到45%,因此欲使更多的太阳光得以利用,开发稳定、高活性、廉价、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是根本途径。本文主要进行了CdSeTe/TiO2NTs光电一体化催化还原CO2还原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水热法将CdSeTe纳米片组装到TiO2纳米管阵列上,制得CdSeTe NSs/TiO2NTs催化剂。由SEM、HRTEM可知,CdSeTe呈片状生长于TiO2NTs上。UV-vis DRS得到材料的能隙为1.48eV,XPS数据得到价带位置为1.02eV。对材料的光电催化还原性能测试发现,CdSeTe NSs/TiO2NTs催化剂与基底TiO2NTs相比,光照时对CO2的电流密度明显提高。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发现光电催化还原CO2的主产物为甲醇,并对其还原机理从能带匹配理论、电子传输高效性和材料的稳定性三方面进行了解释。2.利用光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了CdSeTe NPs/TiO2NTs催化剂,由SEM可知,CdSeTe纳米颗粒的粒径较小约为20-30nm,并且均匀的负载在TiO2NTs的表面。UV-visDRS图,可以看到复合后的带隙为1.24eV,禁带宽度进一步窄化,进一步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CdSeTe纳米颗粒的引入不仅增加了光活性位点,降低了禁带宽度,而且还降低了光电催化还原CO2的过电位,进一步增大了CO2的还原效率。3. CdSeTe NPs/TiO2NTs催化剂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水热法将SnO2负载到催化剂材料上,将SnO2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复合到催化剂材料中去。实验中发现,负载SnO2后,带隙值(1.53eV)比CdSeTe NPs/TiO2NTs(1.24eV)的略微增大,没有对其吸收利用可见光的能力引起太大的损失;并且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