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锁具的发展演变及设计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3052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保护私有财物的安全装置——锁具。锁,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但也最不起眼的生活用品。   在它长达五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由最原始的人类本能的绳结,到手工艺粗糙的木锁、簧片锁,发展到现代的西方传入的机械弹子锁、叶片锁、电子智能锁。不仅外观造型上有很大的改变,甚至是功能控制系统和产品研发设计模式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其品种繁多,变化丰富的造型和结构,无一不体现出人类无穷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锁具的历史意义从其雏形的诞生开始直至现代的发展演变,从未间断过,他的现实意义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迭和充实着,由最初单纯的防御功能转化并衍生出其他方面,如工艺、技术、造型象征等种种抽象含义。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锁具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实用产品,历史气息和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具备了可凭借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的科研价值和可运用感性思维假以评论的艺术鉴赏价值。   聪明的中国古代先人们发明了簧片锁,簧片锁一直应用到近代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锁具产品消费国和制造国。期间,对锁具的生产制造能力逐步提高,但技术创新停滞不前,锁具产品不受重视,专业人才稀缺,锁产品的学术研究很少,产品的产、学、研严重脱节,研发设计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以至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锁具产品仍然竞争力不足,国内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占据。   当前,在全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及其重视的背景下,利用现有的文献和实物资料,运用设计学的理论知识,对锁具产品的发展演变、分类、外形、结构、工艺、材质和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和深入的研究,勾勒出锁具发展的基本概况。从发掘传统锁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到展现现代锁具的设计概况,最后展望未来锁具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寺观园林与帝王苑囿、私家园林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要体系。寺观园林以其数以万计的营建数量、选址在名山胜地的理景优势、公共游览性及宗教文化深远等显著特征在其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女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经济收入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在消费过程中,女性这一群体的表现尤为突出,她们不仅为自己消费,也为丈夫、孩子和父母
“四王”画系在清代山水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纯熟的技法和精细的笔墨,以及承袭前人成果的勤苦实践,推动清代山水画创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尽管如此,当今社会仍然对其褒贬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