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沿海滩涂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祖先种,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的天然基因库,具有蛋白含量高、抗逆性强、繁殖系数大等优良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保存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目前国家基因库收集保存的野生大豆资源达6500余份,约占世界野生大豆收集材料的90%以上。研究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不仅可以为大豆育种提供宝贵的基础材料,对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时对于大豆起源进化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我国北方沿海滩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普通玉米优良自交系851213为受体亲本,糯玉米自交系中玉08为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回交技术快速选育出优良糯玉米自交系并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用80个多态性SSR标记检测BC1F1群体中经花粉镜检为杂合基因型的182个单株结果显示该群体的轮回亲本遗传背景回复率平均为74.26%,最高的达88.67%。以背景回复率达80%为选择标准获得16个BC1F1单株进入下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新疆棉花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疆成为了我国的优质主产棉区。然而随着膜下滴灌技术使用年限的延长,棉田出现了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不仅降低膜下滴灌技术的增产效应,而且影响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膜下滴灌棉田盐分运移规律,通过棉花生长指标对盐分的响应来确定棉花耐盐预警值,对解决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次生盐渍化问题,促进新疆棉区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