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厌氧真菌对牛体外纤维物质降解和发酵参数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瘤胃是反刍动物利用纤维物质的重要场所,瘤胃微生态系统作为生物界最复杂、最有应用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是营养学和微生物学深入研究的对象。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瘤胃厌氧真菌对纤维物质降解、瘤胃内环境稳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反刍动物生产效率紧密相关,因此筛选高效瘤胃厌氧真菌并研究其对纤维物质的降解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利用体外法分三个试验进行研究。试验一采用亨盖特滚管法,以饲料干物质降解率为指标对瘤胃厌氧真菌进行纯化、筛选与富集培养。然后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4个菌株(A、B、C、D)和两种底物稻草(G)、玉米秸秆(J),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培养时间48 h,测定DM降解率。试验结果从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纯化出4株厌氧真菌A、B、C、D;底物为G时,C菌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B菌(P<0.05),但与A菌、D菌差异不显著(P>0.05);底物为J时,C菌D菌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A菌和B菌(P<0.05),但C菌与D菌,A菌与B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选择C菌和D菌进行后续试验。C菌和D菌利用28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确定两株菌分别为Phialemoniopsis sp.和Cladosporium sp.(后简称为P菌和C菌)。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出的两株厌氧真菌,设6个接种剂量,选择全株玉米青贮(Q)、玉米秸杆(J)、苜蓿(M)和羊草(Y)4种粗饲料两两组合进行体外培养,以期得到使不同饲料DM和NDF降解率达到最大的接种剂量。接种剂量为0%、1%、3%、4%、5%、7%,培养时间48 h,共96个处理,测定DM、NDF降解率。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的P菌对NDF的降解率除NQ组外,其余各组各剂量间的降解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NQ组4%剂量组显著高于3%组(P<0.05);而对DM的降解率不同组间剂量和饲料来源影响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P菌抑制了秸秆和羊草的降解,而促进了青贮和苜蓿的降解,后期选择青贮和苜蓿进行试验,青贮剂量选择1%,苜蓿选择3%。添加不同剂量的C菌对NDF降解率除NM组5%剂量组显著高于7%组(P<0.05)以外,其它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对NDF的降解率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不同剂量C菌对DM降解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DQ组1%、3%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J组7%剂量组显著高于3%和4%组(P<0.05),DY组1%剂量组显著高于7%组(P<0.05),综合分析结果可知,添加C菌后对不同饲料DM的降解率影响不同,DQ组显著高于DM组,极显著高于DJ和DY组,因此后续也选择青贮和苜蓿继续研究,剂量均选择1%。试验三研究最佳接种剂量下外源厌氧真菌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根据试验二的结果将不同饲料和菌株作为影响因素,得到4个组合,青贮P菌(QP)、苜蓿P菌(MP)、青贮C菌(QC)、苜蓿C菌(MC),每个组设三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组(QP、MP、QC、MC)、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培养时间为0 h、1 h、2 h、6 h、12 h、24 h和48 h 7个时间点,监测p H、NH3-N浓度、BCP浓度和VFA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p H值,QP、QC组三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阴性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MP、MC组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NH3-N浓度,4个组合除QP外,各处理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QP组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后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BCP浓度,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底物,P菌和C菌均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以苜蓿为底物P菌试验组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C菌则为阴性对照组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P菌可以显著提高BCP浓度,而C菌则因不同底物受到影响。对于VFA浓度,QP、QC组乙酸浓度各个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MP组阴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P<0.05),MC组阴性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阳性对照组与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QP、MP、MC组各处理丙酸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QC组试验组显著低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P<0.05);QP、QC、MP、MC组各处理丁酸浓度、TVFA浓度和乙丙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时间的影响,各组合各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时间影响显著。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从奶牛瘤胃液中提纯的P菌和C菌对粗饲料的DM降解率因底物不同而不同,可以促进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的DM降解率;在适宜底物条件下P菌的最佳接种剂量青贮为1%,苜蓿为3%,C菌的接种剂量两种饲料均为1%,综合瘤胃内环境指标的结果可以得出P菌影响较大,C菌影响较小,可显著提高BCP浓度,有望开发出提高纤维物质降解的添加剂服务于反刍动物生产。
其他文献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它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侵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结核病主要通过粪便和唾液传播。近年来在马鹿和梅花鹿中传播较广泛,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该病的广泛传播对养鹿业的发展危害严重,为了迫切寻找一种快速诊断梅花鹿结核病的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2022年以来,疫情持续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复苏减速降档,滞胀程度加深。俄乌冲突与美欧对俄制裁,对全球经济、金融、能源、粮食安全产生广泛影响。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产生广泛负面溢出效应。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恢复过程,新外生因素压低增长预期;就业整体呈弱修复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特征持续;物价分化走势有所收敛,输入性通胀压力趋增;外贸外资合作维持稳定,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再超预期;财
由向日葵柄锈菌(Puccinia helianthi)引起的向日葵锈病严重威胁及危害着向日葵的安全生产。在锈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过程中,效应蛋白作为锈菌分泌的重要武器调控寄主的生理过程、干扰寄主的免疫功能,最终入侵寄主组织以获得养分用来传播和繁殖。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室对向日葵柄锈菌效应蛋白的筛选,从中选取4个(P1~P4)符合效应蛋白特征较多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目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用
学位
钛酸亚铁电极材料因容量高、稳定性好和成本低而成为有前途的电极材料,但导电率低和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导致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通过合成多相层状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或将钛酸亚铁与碳材料复合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多相层状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不仅可以缩短的锂离子迁移距离,改善反应动力学,而且还可以缓冲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的应力,从而延长循环寿命。而钛酸亚铁与碳材料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可转债作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筹资者的青睐,而且2017年发行可转债新规后,证监会大幅缩短了可转债发行的审核和批文发放周期,加之可转债融资对业绩摊薄的影响更小,且无参与人数限制等特点,就使其成为了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再融资工具,从而释放了供给端的快速增长,更加吸引投资者利用这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因此本文以佳都科技为案例来分析其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及效果进行研究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