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僧人进行诗歌创作始自东晋,这与东晋的社会背景和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密切关系。从东晋到隋朝,诗僧们的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学者对僧诗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人研究、比较研究或是断代研究,对唐前的僧诗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以支遁诗和王梵志诗为中心,梳理从东晋到隋唐僧诗的演变过程。以支遁诗为例,来分析研究东晋的僧诗,及其在整个僧诗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无名等唐前诗僧的创作分析,探讨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是如何受作者文学修养、时代文风以及佛教传播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在梳理从东晋到隋朝僧诗的基础上,通过对支遁诗和王梵志诗的比较研究,本文着力从作者身世修养、地域文化、创作目的、佛教思想以及贵族、平民文化的不同,来研究支遁诗和王梵志诗雅俗风格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