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种子发育及休眠生理特性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生蔬菜——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L.) Gaertn.),属于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是一种集药用、保健、饲用、固沙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本试验以沙芥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的发育、休眠及萌发等问题,其结果表明:(1)沙芥种子发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胚形期(花后0-20天)、胚熟期(花后21-44天)、成熟期(花后45-60天);(2)采收后沙芥种子有一段休眠期;休眠期间沙芥果皮、种皮、子叶存在发芽抑制物——ABA和酚酸类化合物,胚中不含有;(3)沙芥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发育有显著差异,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沙芥植株中部下部或上部种子,二级或三级>一级侧枝种子;(4)采收后离体与连株两种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沙芥种子的最终千粒重和最终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5)休眠期能够显著提高沙芥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方法有:①4℃处理萌动的沙芥种子12-48 h;②浸种前以“浸泡30min-回干”处理1-3次;③以0.1-0.2%的KMnO4,100 mmol/l的K+,Ca2+,50 mmol/l的Mn2+以及50mg/l的GA水溶液浸种;(6)以50mg/l的GA水溶液浸种,可以提高25℃和35℃下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及淀粉酶活性,15℃下作用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试验是利用西芹根物质(根提取物和根际区物提取物)对黄瓜植株形态指标和枯萎病病菌的敏感指数来表明之间的化感作用。在黄瓜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且叶片横宽达到4cm时,及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