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文化意象地运用比比皆是。这些文化意象言简意赅,幽默生动,其本身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往往会激发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是,当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语言进行交流时,我们经常会遗憾地发现,这些在源语中熠熠生辉的文化意象传递到译语中不是找不到它的踪迹就是改变了其原来的面目,偶尔出现时也已失去其在原语中的风采。那么,用何种方法来传递文化意象呢?怎样才能使源语的文化意象最大限度地在译语中展现其原来的文化色彩呢?而开始着手每种翻译之时,人们在意识中总是不自觉地将源语划分为最小的不能切分的片段来翻译,这就引出了一个翻译单位的概念。翻译单位是每个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之时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翻译界语言学派对于翻译单位的研究是在两种语言间符号的转换框架下进行的。而语言学派关于翻译单位的定义,不能充分解释文化意象这种非单纯语言符号的文化现象的翻译单位。有必要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去研究文化意象的翻译单位。持文化翻译观的巴斯奈特明确提出,翻译研究应该把翻译单位从人们所接受的语篇转移到文化转换上来。同时她强调,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观应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鉴于此,本文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文化意象传递的翻译单位问题,提出文化意象的翻译单位应为其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该翻译单位,以期使文化意象的传递在源语与译语中能够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达到文化交流的翻译目的。并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证实了文化意象以文化内涵作为翻译单位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文化意象在不同文化间的成功传递提供了有效的翻译策略。并希望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其他文化信息的传递有所帮助。